众所周知,血液的功能是为身体各个部位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带走废物。一个血管健康的人,体内的血液流动非常顺畅。另一方面,血液过于粘稠,血管垃圾过多,会影响局部器官的血液供应,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风险。那么我们体内血液粘稠的症状是什么呢?
1.早上起床头晕:
早上醒不过来,头很晕,意识也不是很清楚。这种症状直到早餐后才会缓解。那是因为人体在夜间新陈代谢造成的水分流失,此时血液的稠度也是一天中最高的。
2.视力模糊:
如果有一段时间视力模糊,很可能是因为血液粘稠造成的。因为血流速度减慢,体内的营养和血液不能及时供给神经,可能会引起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短暂缺氧缺血症状。
3.疲劳后胸闷气短:
在稍重的体力活动或运动时,容易上气不接下气,并伴有胸闷气短,这是由于血液黏稠,微循环不畅造成心肌供血不足。
4、嘴唇发紫:
血液粘稠的人体血氧饱和度达不到正常生理要求,明显表现为嘴唇青紫。
5、四肢麻木:
血液黏稠的人最容易出现肢体外周循环血管微循环障碍,导致毛细血管堵塞,容易导致血栓形成。
有人认为输液可以缓解血液黏稠的现象,但事实并非如此。只有急性脑卒中或心肌梗死的患者才可以用输注药物进行溶栓治疗,并且只能作为改善症状的辅助治疗。
粘血应该怎么解决?
首先,喝足够的水可以促进排尿,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毒素也会随尿液排出,同时还会加速人体的代谢循环,有助于调节血液粘度。
其次,饮食上要注意荤素搭配,避免大鱼大肉。脂肪过多会加重血管疾病,保持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更好的帮助缓解血液黏稠的现象。
最后,经常运动,多做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血液粘稠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ws/8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