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病发病原因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03886.html一位五旬妇女来到门诊,主诉双眼视糊10月余,并拿出一张半年前就诊时做的OCT来。
看到报告上显而易见的左眼黄斑前膜,正想着让她再随访一个看看变化,她却自顾自说起此次就诊原由。原来去年5月份她由皮肤科诊断为“霉菌病”,医院住院治疗,当时同房病友竟是我看过的病人。待问清那位病友姓名后我却吃了一惊,因为其诊疗过程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是一位极易与AZOOR相混淆的眼梅毒患者。(可参见《麒麟皮下露马脚——1例“视神经炎?》)所以,眼前这位妇女应该也不是什么“霉菌病”,而是另一位梅毒患者。于是我一边仔细询问了患者的既往史,一边快速回看电脑里患者的历史就诊记录和检查结果,谁知竟越看越是汗颜……
▼
患者早在去年4月就以左眼视糊主诉就诊,当时Vod0.8,Vos0.3,OCT检查见左眼椭圆体带欠规则,接诊医生诊断“白内障”嘱其观察随访。此后患者也一直认为自己“白内障”而数次复诊。此后双眼视力进行性先后下降,5月查Vod0.05,Vos0.15,复查OCT见双眼外层视网膜结构破坏,以右眼为甚,接诊医生拟诊“眼底病变”予活血化瘀治疗。此后不久患者即被皮肤科确诊为梅毒收治入院行2次驱梅治疗。至9月复诊时视力部分恢复,Vod0.5,Vos0.4,OCT显示为文初所见之黄斑前膜(其实仔细看图像,嵌合体带仍模糊不清)。
了解整个诊疗过程后,我们给患者进行了一次较为详尽的体检,目前BCVA右眼0.7,左眼1.0。
时隔一年,OCT可见双眼外层视网膜结构已大部分恢复,遗留嵌合体带欠规则和黄斑前膜。视野双眼散在暗点,自发荧光可见双眼后极及中周部荧光欠规则。
最终诊断
梅毒性外层视网膜病变
回顾患者整个就诊过程,尽管OCT数次显示外层视网膜存在病变,且进行性加重,但几位接诊医生均未怀疑到梅毒的可能性,可见眼梅毒在眼科医生中并未获得普遍认识。跟田主任谈及此事,均觉近些年梅毒在眼科已是越来越常见,其多变的临床表现也在不断丰富临床医生的知识体系,不如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ws/5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