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病药及抗麻风病药
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疗效好且毒性较小,能有效地治疗大部分结核病人。
(简答)
二线药物:PAS(对氨基水杨酸)、卷曲霉素、乙硫异烟胺、利福喷丁、利福定。
疗效差毒性大。仅用于对一线药物抗药者或与其它抗结核药配伍应用。
抗结核病药应用原则: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
一、抗菌机制:抑制结核杆菌分枝菌酸合成酶,进而抑制分枝菌酸的合成,该酸为分枝杆菌胞壁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1对结核杆菌有强大抗菌作用,体内分布广泛
2高效。对生长繁殖期和静止期均有效。
3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
4易产生抗药性,联合用药可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三、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炎,原因:异烟酸结构类似于VB6,而竞争同一酶系或二者结合成腙排出体外,降低了VB6的利用,宜用VB6治疗
2.与其代谢产物乙酰肼有关。肝病患者慎用。
橘红色。尿液红色
一、抗菌机制:抑制细菌依赖于DNA的RNA多聚酶,阻碍mRNA合成,对动物细胞的RNA多聚酶无影响。
二、临床应用:结核病、麻风病、细菌感染、眼科感染
人工合成,机制:干扰结合分枝杆菌的RNA合成,不良反应:球后视神经炎
第一个有效的抗结核病药。低浓抑菌,高浓杀菌。不易进入细胞膜和血脑屏障。容易产生耐药性。碱性环境中作用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zl/5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