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环保问题一直都悬而未决。如今环保意识逐渐深入民心,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抵抗对环境的污染,但这种力量依旧很小。像皮革污染对人们健康的威胁,已经有一段较长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依然非常的猖獗。
年7月2日消息,河北石家庄。石家庄市无极县作为中国最大的皮革之乡,长期以来饱受污染诟病。在大量皮革废水进入无极县东合流村沙坑前15年间,导致很多村庄陷入“无水可用”的绝望境地,不少村民家水井中的水,都变成乌黑色。
可见到的偌大的沙坑里全是有毒的皮革废水,并有大量废水通过一条排污沟不断注入进来。这些废水均来自县里的一些皮革厂,之所以引入沙坑,是让它们全部渗到地底。一个月前,沙坑里并没有废水,但现在这个深度15米左右的坑,已被废水填满。它们后期全要通过渗透和蒸发,来完成最终的归宿。
东合流村的废水坑像是静谧的湖面,虽然周边有些长势良好的树木,但在水中伫立的十几棵杨树早已死亡,光秃秃的树干上看不到一片叶子,黑褐色水中不时飘出化学药品的气味。废水全都来自皮革厂,经过污水处理后,再通过米的沟渠,最终流向东合流村的沙坑。如今,这些无辜的村庄成为了别人的“垃圾桶”,虽然沙坑积水时间不长,可一旦废水渗透,与地下饮用水混合在一起,后果将不堪设想。
皮革厂工人向外界透露,能通过管道向外排污的企业,已属良心企业。以前很多老板都是在厂子院中打深井,直接把废水注到地底下。可因他们没有保留试听资料,这些说法也很佐证。根据介绍,制一吨革需要使用吨左右的水。这些水都有毒,如果按照要求处理,成本太高,企业根本无法承受,所以只能通过沉淀,或其他方式解决。
也有工人透露,即便当地环保局监管严格,依旧做不到对所有皮革企业24小时监管。大多皮革厂的环保手续是完善的,可污染依旧存在。实际上,这些年,无极县对待皮革污染问题,已经加大力度整顿。年2月份,官方实施了“休克疗法”,不仅关停所有制革水厂,还对全县制革企业全部停产整顿。可复工后,随意排放污水、倾倒危险废物的行为仍时有发生。
除水污染外,污泥污染也是当地群众的一大心病。据相关人士透露,制革过程中,除了废水,还会产生污泥,“达到一定量后,就会让人拉走,处理的方式就是掩埋,污泥比污水毒性还大。”
无极县的污染问题,便是中国所有受到皮革污染地方的问题,反映出在环境治理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面对这样的特殊区域,“环保督察”能否显现出实效,也是一大考验。
皮革污染主要存在这四种危害:
一、COD的危害
COD越高,说明水体受有机物的污染越严重。
COD进入自然水体,破坏水体平衡,水体发黑发臭,造成除微生物外几乎所有生物的死亡,不仅危害水体的生物如鱼类,而且还可经过食物链的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自然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群的健康状态就就会每况愈下。一般高COD的工业废水中都含有很多挥发性刺激性物质,而这些稠环芳香化合物惠长期滞留在人体内,损坏某些特定的组织器官,比如说沉积在肺、肾等重要组织器官,破坏肝功能,造成生理障碍,或损害神经系统功能和引起癌症等,若是人怀孕了这些物质自然是致畸胎的罪魁祸首。
二、氨氮的危害
气体中的氨溶于水中,形成氨氮,污染了水体。此外,对人体也要非常严重的影响。水中的氨氮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成亚硝酸盐,如果长期饮用,水中的亚硝酸盐将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极为不利。
氨氮对水生物的危害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慢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摄食降低,生长减慢,组织损伤,降低氧在组织间的输送。鱼类对水中氨氮比较敏感,当氨氮含量高时会导致鱼类死亡。急性氨氮中毒危害为:水生物表现为亢奋、在水中丧失平衡、抽搐,严重者甚至死亡。氨氮对水体造成了污染,使鱼类死亡,或形成亚硝酸盐危害人类的健康。所以氨氮是评价水体污染和“自净”状况的重要指标。
三、硫化物的危害
水中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硫化氢,酸溶性的金属硫化物,以及不溶性的硫化物和有机硫化物。硫化物是水体污染的重要指标。水中的硫化物容易水解,以H2S形式释放到空气中,被人大量吸收后马上恶心呕吐,甚至会呼吸困难、窒息等,发生强烈的致毒感。如果空气中达到15~30mg/m3,会导致眼膜发炎,视神经受到损害。逸散于空气中的H2S长期被人吸入体内,可与人体内细胞色素、氧化酶及人体蛋白、氨基酸中的二硫键(-S-S-)作用,影响细胞的氧化过程,造成细胞缺氧,危及人的生命。如果长期饮用含硫化物较高的水,会造成味觉迟钝、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毛发生长不良,严重时发生衰竭和死亡。
四、铬的危害
皮革中残留的六价铬,可以通过皮肤、呼吸道吸收,引起胃道及肝、肾功能损害,还可能伤及眼部,出现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等。制革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铬和有机物,如果对污泥进行焚烧,cr3+会被转化成cr6+,而cr6+的毒性更大;如果用在农田中,农作物的果实中含铬量最高,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
环保问题是关系皮革业生死存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继续投以持续的注意力。皮革污染并非没有办法解决,但一些问题是需要平衡好。
目前,治理皮革污染可以注意这五个方面的问题:
1、提升生产工艺
制革清洁生产工艺的研究,使污染尽量的消除在生产工艺中,少排或不排污染物质,以其最小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
2、平衡污染治理技术和制革厂经济能力
制革污水处理技术,如果排水去向不是地表水,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的污水处理技术应该说是可以解决制革行业的污染问题的,主要是有些搞污染治理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对制革废水的性质不太了解的原因;也就是说目前以国内的污染治理技术和制革厂的经济能力是不太协调的,只要有经济能力,完全可以将制革废水处理达到一级排放标准的,但投资太大。
3、制定与时俱进的排污标准
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定合理的、与时俱进的污水排放标准,以保证皮革行业的正常发展。从这一点上,主要体现在现在制革行业已是微利时代,竞争激烈,如果在污水处理方面使其所排放的污水都要达到一级标准,投资太大,背的包袱就越大,就很难在制革生产的技术、设备的技术改造有所发展。
4、铬的回收利用研究
属铬这种资源在南非的储量最多,休闲电脑背包也只够开采几百年,而铬用在制革的加工过程约占生产量的1/3,且在制革的加工过程中有1/3随着污水被排放掉了。在污水处理方面废铬液回收技术上不存在问题,问题在于回收回来后制革生产不太愿意用,会对成品革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这就存在着对回收的铬加工成铬粉再利用到制革生产中的研究或用在其它领域的开发研究上,在这方面需要政府的政策与资金上的支持。
5、制革污泥的综合利用开发研究
制革行业每所所产生的制革污泥约有万吨。环保方面恰好对制革污泥的排放几乎没有要求,只对制革行业的污水排放要求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所能查到的是对于农用污泥的标准要求,即含铬量≤mg/kg干污泥。制革污泥中含有约70%的有机物,制革污泥中如果不含铬,它的利用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每kg干污泥含有约大卡的热量,可以进行热能的回收,但如果含铬,在进行焚烧时,cr3+会被转化成cr6+,而cr6+的毒性更大;制革污泥还可进行厌氧发酵处理,进行沼气能源回收,经厌氧发酵后的制革污泥,又是非常好的农用肥料,用在农田中,可以防止土地的板结;也可以加入桔杆直接发酵,用作农肥。但如果铬不回收,我们测试的数据是制革污泥中含铬2mg/kg干污泥,而且用在农田中,农作物的果实中含铬量最高,这样就直接影响到人体的身体健康。所以,前提还是铬必须回收。
我们又能为这触目惊心的污染做什么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zl/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