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女士体检发现肺上有一个肿块,肺穿刺活检证明是肺腺癌,而且PET-CT检查发现已经有转移了。由于肿瘤细胞基因检测阴性,王女士与管他的主治医师查王健老师商量,决定化疗。
目前我们国内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培美曲赛加顺铂。这两个药一般很少发生脱发的副作用,但是呕吐的确非常常见。其中,顺铂可能会出现高度致吐性癌症化疗反应。剧烈呕吐极大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可能导致患者代谢失衡,营养不良,自身抵抗力下降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化疗止吐药的研发有了很快的进展。不用太担心呕吐反应。”
王女士很快接受了化疗。化疗前一天开始,王女士口服地塞米松4mg,一天两次,共服用三天。化疗第一天,王女士在用化疗药前1小时口服了阿瑞匹坦mg,在第二,第三天又服用了阿瑞匹坦80mg。化疗前30分钟,王女士还接受了帕洛诺司琼的静脉注射。在化疗期间和化疗后,王女士只感到了轻微的恶心,没有呕吐发生。随后很顺利的完成了另外三次的化疗。
实习医生曹同学就向查医生请教了:“查医生啊,我阿姨10年前乳腺癌术后进行了化疗,当时吐得昏天黑地的,现在止吐治疗似乎比以前有效多了?”
查医生就向曹同学好好的讲解了一下化疗止吐的治疗原则。目前认为化疗导致的呕心呕吐是大脑皮质通路受到刺激所导致的,如化疗药物刺激胃肠道嗜铬细胞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相应的受体结合产生神经冲动,经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传入直接刺激化学感受器触发区,影响唾液分泌增加,呼吸加快,咽、胃肠道和腹部肌肉收缩,进而导致呕吐。目前,5-羟色胺被认为是介导急性呕吐的主要神经递质。除5-羟色胺外,导致呕吐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多巴胺、组胺、P物质等。而P物质和神经激肽-1受体结合,可经中枢和外周2种途径调控呕吐反应,但以前者为主。目前临床用的止吐药物主要包括①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如吩噻嗪类、丁酰胺和普鲁卡因酰胺。②作用于呕吐中枢的药物,如苯海拉明、异丙嗪和西咪替丁。③类固醇激素素药物,如地塞米松。④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第1代的有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半衰期比较短,停药后容易发生延迟性呕吐。第2代的帕洛诺司琼,半衰期长达40个小时,对于预防延迟性呕吐有优势。⑤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目前上市的就是阿瑞匹坦,其对顺铂引起的呕吐有良好的止吐效果。对于王女士的化疗方案,我们选用了类固醇激素素药物+第2代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的止吐方案,用下来效果还是很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zl/3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