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夏天了,一个视乎离你很远的病悄悄临近――面瘫。夏天出一身汗,拿冰凉的水一刺激或者站在空调下对着脸一吹,多爽。可是吹完之后发现怎么喝水漏水、说话漏风、不能皱眉、眼睛闭不齐、口角歪了。这就是受凉一刺激面瘫了!面瘫要一发现就治疗越早越好,首选针灸治疗。有几个注意点1:针灸疗程不能太长,扎十天要休息几天,让面部有调整时间。2:不要什么土方法或者各种方法一起试,单纯用针灸就好了,用多了方法,持续刺激患病的地方能难痊愈。3:不能再接触任何凉水凉风了,出门要戴口罩,但也不能捂的太严,不要让脸上出汗。4:要多自己锻炼春为四季之首,万物复醒之始。但春天又是“风”的季节,《黄帝内经》称“风者,百病之长也”,即风邪是所有外部致病因素中的首恶。春风拂面,一些人的嘴被“吹”歪,这就是医学上说的“面瘫”。对于面瘫的治疗,中西医有不同的方法。中医包括中药、针灸都有明显的疗效。“对于面瘫患者,越早进行针灸,越有利于病情的康复。”面瘫如果治疗及时,70%-80%的患者是可以在1-2周内逐渐恢复或痊愈的。一患者最近看到天气好,就把家里的被子拿到阳台上去晒,结果阳台门没关严,睡了一个午觉醒来,左脸感觉麻木,一些基本的抬眉、闭眼等动作都无法完成,喝水的时候甚至从嘴角往下漏,她意识到,自己可能“受风”了,去医院后被确诊为面瘫。面瘫患者主要以体质偏弱的老人居多,但是因为过度劳累、学习压力增大的中青年也不在少数。一说起面瘫,我们就会把原因归咎于“受风了”、“被贼风吹着了”,似乎风就是面瘫的罪魁祸首。风其实只是一种诱因,面瘫一般是在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才会导致。外因多与患者受风、受凉有关,但起主导作用的还是内因。“不少患者在发病前有明显的情绪波动,如生气、着急上火或者有明显的疲劳病史,如长途旅行、过度劳累等。”中医认为两类人是面瘫的高发人群。一类属于脾胃气虚、正气不足,面部脉络空虚,遭受风寒侵袭后,外邪乘虚入中。另一类是患有肝气郁滞、肝火上炎之证,肝气或肝火循经上犯面颊、耳窍,出现面瘫症状。“因此可以说,面瘫的发病,内因是主导,外因是直接诱发因素。”面瘫发生突然,常无任何先兆。其典型症状为患者不能皱额,额部皱纹消失,眉下垂,不能闭眼,睑裂扩大,鼻唇沟消失,颊黏膜常不自主地被咬伤,口角下垂,张口时嘴唇向对侧歪斜,饮水或漱口时水从口角流出,不能吹气、鼓腮,发唇齿音时吐字不清,多数病人面瘫侧的耳垂后部可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压痛。“该病潜伏期一般在一个星期左右,患者病发前,一般有受风寒或病侧耳后吹凉风史,有些患者在发病前有耳后或耳周疼痛,也有患者有偏头痛的前兆症状。”面瘫如果及时治疗预后一般良好,大约70%-80%的患者能在1-2周逐渐恢复或痊愈。如治疗不及时,少数患者面瘫不恢复或恢复不完全,并可出现面肌痉挛或面部连带运动,表现为眨眼时,病侧上唇抽动;露齿时,病侧眼睛不自主的闭合。这些都是面神经炎的后遗症。面瘫和脑中风初起时有相似的症状,都有面部歪斜的表现,所以,面瘫也有“小中风”之说。一些面瘫患者因为缺乏专业知识,发病时通常首先将自身病情和中风联系起来,医院照CT、核磁,采用西医激素治疗,往往贻误了病情。面瘫和中风其实有典型的区别。中风引起的面瘫症状,患者多表现为口舌歪斜,也就是说舌头和面部出现歪斜,而眼睑的闭合功能多数不受影响,并且一般额纹不会变浅或消失。但对于神经炎引起的面瘫,最主要的症状是“口眼歪斜”,也就是口角和眼出现歪斜,舌头活动正常。此外,中风引起的瘫痪,除面部瘫痪以外,往往还伴有上、下肢的偏身瘫痪,并且患者可能出现言语不利等症状。了解这些区别就能很好地鉴别两种疾病,如果是面瘫,患者最好在发病的第一时间就诊,及时治疗。“面瘫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形象,为了尽快摆脱该疾病带来的伤害,有些患者常常病急乱投医,先去看了西医,采用激素治疗,产生的耐受性会影响到之后针灸治疗的效果,患者预后慢,也不理想。”逆向透穴针刺治面瘫对于面瘫的治疗,中西医有不同的方法。中医包括中药、针灸都有明显的疗效。对于面瘫患者,越早进行针灸,越利于病情的康复。中医针灸治疗面瘫大多采用的方法是在患者患侧和远部辨证取穴扎针,“补健侧、泻患侧’是根据祖国医学‘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发展出来一种传统的针灸治疗手法,其原理是采用逆向透穴的针刺方法,以疏散风邪,活血通络,推动经气。先针健侧,后针病侧,即‘补健侧、泻患侧’,留针20-3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同时配以服用中药。”
公众ongyi
个人
网址:白癜风医院治疗哪里好北京中科医院诈骗曝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ws/2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