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新陈代谢旺盛,如果不通过汗腺出汗,体内代谢的废物只好通过尿液等途径排泄,这就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另外,长期不出汗,汗腺闲置也会失灵,因此该出汗的时候要出汗,对身体健康有益。
夏季人体出汗易缺钾
夏季人体缺钾原因有三:一是人体在夏季大量出汗,汗液中除了水分和钠以外,还含有一定量的钾离子。二是夏季人们的食欲减退,从食物中摄取的钾离子相应减少,这样会造成钾的摄入不足。其三,天气炎热,人体消耗能量增多,而能量代谢需要钾的参与。
夏季应补钾
人们可吃些含钾丰富的水果及蔬菜。含钾的水果有香蕉、草莓、柑橘、葡萄、柚子、西瓜等,菠菜、山药、毛豆、苋菜、大葱等蔬菜中含钾也比较丰富,黄豆、绿豆、蚕豆、海带、紫菜、黄鱼、鸡肉、牛奶、玉米面等也含有一定量的钾。各种果汁,特别是橙汁,也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
据测定含有1.1%~2.3%的钾,所以茶水是夏季最好的消暑饮品。为什么饮茶能消除疲乏呢?原因是夏季人体因出汗容易缺钾,缺钾会使人感到倦怠疲乏,而茶叶中刚好含有丰富的钾。
根据出汗判断身体状况
中医常常根据病人出汗的时间、部位、多少和特点来判断身体的状况。
按出汗时间分:无论冬夏,在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的情况下,常汗出不止。这些人常有身体虚弱、说话语声较低、食欲差、易感冒等特点,中医认为是气虚的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山药、豆浆、牛羊肉等,也可用党参或黄芪炖鸡或腔骨,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睡着出汗,醒来汗止,中医称为“盗汗”。这些人常有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中医认为是阴虚表现。这类人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也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
按出汗部位分:
一是头汗过多,若头面部多汗,同时觉得肢体沉重无力、上腹胀满、口渴等,多为积食,可通过减少进食量、吃清淡饮食缓解,也可吃点消化药。孩子睡眠时出现轻微头汗属正常现象;但若伴有睡眠不实、烦躁不安、易惊吓、头发稀少等表现,要及时诊治。此外,老人和产后身体虚弱的女性,也会有头汗过多的情况,多属于气虚。
二是手足心多汗,如果手足心多汗伴有手脚心热、口咽干燥等,多属于阴虚有热;若手足心多汗伴随腹部胀满疼痛,大便不通,多属于肠道内有积粪的热证,可服用通便药;若有手足心多汗伴随口干、牙龈肿痛等,多属于胃热,可服用清胃热的中药,如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等。
三是心窝、胸口多汗,多见于一些脑力工作者,这些人常伴有精神倦怠、食欲不振、睡眠差,多梦的表现,属于思虑过度,导致心脾虚,可通过适当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等,缓解压力,调节心情。
此外,若在夏季闷热的环境中,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胸闷、恶心、心慌、四肢无力、耳鸣、注意力不集中,体温升高的情况,一般属于中暑先兆,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补充一些淡盐水,短时间内可恢复正常,症状不能恢复或严重者,要及时就医。
专家简介
宋玉华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出身中医世家,年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大学。曾任湖北省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科研及临床工作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老慢支肺气肿等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鼻炎及小儿咳喘;胃炎、胃溃疡、便秘、腹泻等脾胃及肝脏疾病、小儿脾胃不好、疳积等;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多种妇科疾病及乳腺病;多种疑难杂症等。
专家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下午
吴茂慧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长达50余年,对中医内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擅长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中医眼科也有一定的造诣。尤其是在眼底疾病方面用中医中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疾病:头痛、失眠、焦虑、肢麻、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甲亢等内科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更年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尤其擅长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等,疗效显著。
专家坐诊时间:每周六全天、周日上午
预约方式
方式一:
让白癜风患者感受中科魅力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ws/1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