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淀风 http://pf.39.net/bdfyy/年11月25日,一年一度由复旦大医院眼科主办的第十届临床病例讨论会在中心会议室隆重举行。
初冬乍寒,冷风嗖嗖,也难挡眼科同仁们前来参会的热情。本届讨论会以“规范与创新,共识与争鸣”为主题,数十位国内外知名眼科专家、教授与多位来自北京、广州、厦门、浙江等全国各地乃至新加坡、纽约的眼科同道齐聚一堂,讨论疑难病例,共同探讨眼科领域的前沿理论与先进诊疗技术,相互交流、分享知识,彰显国内眼科疑难病诊疗水平与技术的更快更好发展。
医院眼科副主任钱江教授主持,中华眼科学组候任主委孙兴怀教授及副院长徐格致教授致开幕词。孙教授讲到,现在我们的专业分得太早太细,临床病例讨论会是年轻医生学习锻炼的机会,可培养全面的诊疗思维,学会融汇贯通,拓展知识面,为今后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徐院长也指出,现在解决疑难病例问题非常重要也显得十分迫切,鼓励全场参会同道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
本次会医院魏文斌教授、彭晓燕教授、张丰菊教授、宋旭东教授,浙江大学医院姚玉峰教授,厦门大学医学院院长刘祖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范先群教授,医院魏锐利教授,医院袁志兰教授,医院亢晓丽教授,我院卢奕教授、赵晨教授、罗怡教授、常青教授、姜春晖教授、张朝然教授、江睿教授等担任主持及点评嘉宾。讨论会分上午和下午两场进行,每场各2节,共计22个病例,每个病例汇报讨论20分钟,时间非常紧凑。所有病例由复旦大医院医院精心准备,涵盖了眼底病、青光眼、白内障、眼表疾病、视光学、眼肿瘤、小儿眼科与斜弱视、神经眼科各个专业学组,内容丰富,极具教学价值。
22个病例资料全面完整、分析透彻,病例中所蕴含的宝贵经验和技术给与会同行带来了极大的启发。医院对一些疑难病例术后并发症诊断、治疗等经验及新技术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也进行了交流,受到了参会人员的广泛好评。会议过程中有几个亮点:一、多家单位代表汇报了眼部不同表现的疑难病例,经层层推敲,抽丝剥茧,最终均诊断为淋巴瘤,让在场嘉宾笑称为“成双成对”出现病例;二、讨论会中报告了一些临床罕见病及综合征,例如血液高粘稠度相关视网膜病变,Wolfram综合征,弹性假黄瘤,MOG相关视神经炎,Adams-Oliver综合征等,让参会的医生了解到疑难疾病的诊疗进展及相关的基因检测方法,拓宽眼界,增加了知识储备。三、两位原毕业于我院、在海外工作数年的眼科医师,分别医院的周文婷医生和美国纽约BronxLebanon医院眼科中心的周子梅医生均带来病例,和我们分享了海外眼科的诊疗常规思路和流程,为讨论会增添许多新鲜感。周文婷医生清晰的诊疗思维、踊跃的场上发言引来会场无数赞叹。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参与交流,做到“学术争鸣”,讨论会开启了台上台下问答形式,气氛十分活跃。台下参会代表对场上专家积极提问,专家针对性地回答,有质疑,有探讨,各抒己见,包容兼具。专家结合实践、发展创新的临床理念和客观精彩的学术点评让与会者意犹未尽、受益匪浅。参会人员对病例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互动,表示通过丰富多彩的病例讨论,开扩了自己的诊疗思维和视野,激发了创新发展的灵感,对今后的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讨论会接近尾声,复旦大医院眼科副主任徐建江教授进行了点评,表示我们的临床病例讨论会一届比一届精彩。最后,医院副院长周行涛教授在总结发言时说,今年我院的临床病例讨论会已是第十届,“十年磨一剑”,每一年的医院诸多领导、教授的坚持与付出;感谢老一辈教授无私的“传、帮、带”;医院各位教授、专家的大力支持与指导;感谢台前幕后每一位的帮助与辛劳;感谢多年来一如既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ss/46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