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视神经炎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气血阴阳的虚症调理法
当前位置: 视神经炎 >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 气血阴阳的虚症调理法
虚证指的是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的总称。本症虽繁,较复杂,但总不离五脏,而五脏之伤不外乎阴、阳、气、血。
归纳来,有阴虚,阳虚,阴阳皆虚;有气虚,血虚,气血双虚。虚劳之病,临床较为多见,只要使用辩证论治,整体调理,善于掌握补益虚劳的穴位和补虚的方法及时机,确能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根据五脏常见虚劳症候现归纳如下:
气虚:主指肺气,脾气虚。
血虚:主指心血,肝血虚。
阳虚:主指,心阳,脾阳,肾阳虚。
阴虚:肺阴,脾阴,心阴,肾阴虚。
以上四类病症临床多相互出现,例如:肺肾阴虚,心肝血虚,脾肾阳虚等一定要细心判别。
1气虚
1、肺气虚
主证:气短自汗,易感冒,面白舌淡。
治则:补肺益气
取穴:太渊、肺俞、太溪(太渊,肺俞,合谷,中府都是肺经补气要穴,太渊主补肺气兼滋肺阴,合谷补肺气兼理肠气,中府补肺气更擅长宽胸理肺气,肺俞纯补肺气少兼理气。太溪补肾气兼滋肾阴,取太溪目的是因肺气根于肾。)
2、脾气虚
主证:饮食减少,食后胃脘不适,易疲倦,大便溏薄,面黄。
治则:健脾益气
取穴:足三里、阴陵泉、合谷(足三里是健脾和胃最重要的穴位,擅长补益肠虚、胃、脾虚证,不宜大泄。阴陵泉,擅长健脾治血证除湿兼通下焦水道所以消肿减肥也常用它。合谷和气海功能相似善补全身之气。)当然伴大便稀证可加灸脾俞,因为脾俞善长纯补脾脏。
2血虚
1、心血虚
视(音)频课程
主证:心悸,多梦,面色不华,舌质淡
治则:养血安神
取穴:神门、心俞、三阴交(神门为心经原穴擅长安神可补可泄,补,可补心气,泄可清心火。心俞多用来补心气补心血,不宜泄之。三阴交脾经之穴但却是肝经肾经脾经的交通要道,所以非常擅长养血,补血,活血而且可滋养治疗全身之阴证。像阴虚火旺的病症均可取之。)
2、肝血虚
主证:头晕目眩,心神不安,耳鸣,妇女月经少或停经,面色苍白
治则:补血养肝
取穴:三阴交、曲泉、肝俞、间使(又用到三阴交了,凡血症都要用啊!血症一般都会牵扯到脾经、肝经、心经的穴位。曲泉作用养肝兼泄肝阳上亢。间使主要用来行气通络,如果伴头痛头晕还应加太冲,太冲穴生下来就是扮演输泄、疏导肝气的角色。)
3阳虚
1、心阳虚
主证:心悸自汗,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舌淡或紫暗
治则:温通心阳
取穴:心俞、神门、关元(心俞可直接补充能量,本穴可大补心气心血。关元人体最大阳气汇聚之地,想振奋阳气应首选关元。)
2、脾阳虚
主证:饮食减少,形寒,腹中冷痛,肠鸣泄泻甚至完谷不化
治则:温中健脾
取穴:神阙、关元、足三里、阴陵泉、脾俞(脾俞,以最短的距离直补脾之各种虚证。神阙通补下焦、暖阳散寒。关元,刚才说过主要用来振奋阳气、培元固本。足三里为大补脾胃要穴,我们知道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常用它来提高人体免疫效果是很不错的。阴陵泉强脾健胃。)
3、肾阳虚
主证:恶寒肢冷、腰背酸软、男性阳痿早泄、女性经少、性欲低下
治则:温补肾阳、兼养精血
取穴:关元、肾俞、太溪、命门(命门为于督脉而督脉是总督一身之阳脉,命门可是督脉烈火之穴善补肾阳。)
4阴虚
1、肺阴虚
主证:干咳无痰,咽部干燥,甚至失音,舌红少津
治则:养阴润肺。
取穴:太渊、复溜、尺泽(太渊为肺经之原穴能平补平泻,尺泽穴生下来就是泄穴所以常用来平气解肺之热,不宜补。取复溜穴的原因是因为肺气之根在肾。)
2、脾阴虚:(胃阴虚)
主证:口干唇燥,食欲不振,大便燥结,甚至干呕
治则:养阴和胃
取穴:复溜、内庭、足三里(足三里,健脾和胃。内庭主泄胃火,脾与为相表里脾虚热也常用此穴。复溜穴擅长养阴,此穴不可泄,泄会加重阳盛。)
3、肝阴虚
主证:急躁易怒、头痛眩晕、耳鸣、眼干畏光或肢体麻木、面色潮红、舌红少津
治则:滋养肝阴
取穴:曲泉、三阴交、太冲(曲泉穴在肝经主要扮演滋肝阴的重要角色,可加强养肝效果。三阴交穴前面也提到过它可治理全身的所有阴虚证及血症,这也是取三阴交的目的。太冲泄之可理气治疗眩晕。)
4、肾阴虚
视(音)频课程
主证:眩晕,耳鸣耳聋,口干咽痛,易脱发,牙齿易松动,舌红少津
治则:滋补肾阴
取穴:太溪、肾俞、中极(太溪、肾俞是肾经上的核心穴位,肾俞主要用来补肾气,太溪穴即补肾气也可滋阴。中极穴通调全身水道但擅长下身水道,补可以固溺就是治疗尿多证,泄可以通利水道就是消肿利尿的意思,减肥也算核心穴。)
←吕晓峰中推专家委员会委员,执业医师,亚健康针灸师,平衡针灸医师,擅长浅筋膜平衡调理,针到痛消,独创浅筋膜平衡针刺疗法,在临床应用中效果卓著,对于长期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以及功能性障碍疾病有特效
学术思想:筋膜筋结点致病学说,筋膜阿是穴,浅筋膜筋膜针刺松解术
以“短平快”的方式传承传授。
什么是“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简称“针刺松解术”)
是吕晓峰大夫根据20年针灸临床经验,以中医经筋(即西医的筋膜、神经)为生理基础,以其病理改变所形成的筋结组织为靶点穴,以传统腧穴为坐标,按循证医学为标准,融合针刀医学理念,用传统与现代针刺手法得气为治疗手段所创立一种3秒见效,专治经筋、筋膜病变导致急慢性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病、以及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脊柱源性内科病有着立竿见影的针刺手法。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发展过程中跨哪些学科整合而成?
传统针灸学
软组织外科学
皮神经卡压学
临床神经解剖
运动解剖学
无菌性炎症
中西医按摩学
筋膜学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的“六精”
1、解剖要精细:解剖学让我们重新认识针灸。
2、病理要精辩:病理改变决定病应该怎么看?怎么治?
3、诊断要精确:筋膜结节组织找到痛病的元凶。
4、取穴要精准:循经筋?循筋膜?循经络?循神经?靶点穴中靶心?
5、手法要精练:手法分层次、分结构、分证型、分幅度、、分耐受度、分程度等。
6、疗效要精彩:疗效要明显、病人有笑脸。
做“明”医,才能成为名医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1、三快针法、刃针结合西医神经学说、组织损伤学、经络学说治疗治疗脑血管后遗症
治疗超过3个月以及半年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后遗症效果尤其显著
2、面三针特效治疗面瘫和难治性面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
3、扶阳五针治疗男女科疾病以及四肢冰凉,尤其是对男性科疾病尤佳。
4、股骨头坏死7步治疗法。
5、肩周炎的6步治疗法。
6、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除外)7步治疗法。
7、特效治疗膝关节退行性病变。
8、乳腺增生4步治疗法。
9、颈椎综合症或颈椎退行性骨关节病以及相关症状的治疗。
环枢椎椎间隙变小:头昏、头痛。
头晕、咽部不适、后背酸胀。
颈痛,肩胛带酸胀,肩关节活动障碍。
颈痛、肩胛带酸胀、上臂在肘关节下方10厘米以上部位酸痛。
颈、肩、上肢酸痛伴拇指、食指、中指发麻。
颈、肩、上肢酸痛,伴尺侧三个指头发麻。
10、腕管综合征。
11、肱骨外上髁处炎。
12、腰部疾病:椎间盘突出症腰三横突综合征腰大肌损伤腰骶部劳损。
13、下肢肿胀。
14、梨状肌损伤综合症症状。
15、踝关节疼痛:内侧疼痛、外侧疼痛。
16、平衡针灸一针镇痛治疗
穴位的取穴、定位、针感以及针法实操演示
升提穴:调理中气下陷。
腰痛穴:腰部疼痛以及疾病。
急救穴:醒脑开窍、抗休克。
偏瘫穴:脑血管意外的中风、昏迷、偏瘫。
鼻炎穴:治疗鼻炎三叉神经痛。
牙痛穴:各类原因引起的牙痛。
明目穴:通窍明目、消炎止痛、调节视神经。
颈痛穴:颈部软组织损伤、颈肩综合症等。
感冒穴:解表散寒、消咽止痛、消炎退热。
咽痛穴:急慢性咽痛、喉炎、扁桃腺炎等。
指麻穴:末梢神经炎引起的手指麻木等。
胸痛穴:肋间神经痛、胸膜炎、心绞痛、心率不齐。
痔疮穴:外痔、混合痔、肛裂。
膝痛穴:膝关节软组织损伤、骨性膝关节炎、髋骨软化症、风湿性关节炎。
臀痛穴:腰椎疾患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原发性坐骨神经痛。
踝痛穴:踝关节软组织损伤、踝关节扭伤、跟骨刺、足跟痛、足底痛。
降糖穴: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脂症。
肺病穴: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
头痛穴:偏头痛、神经性头痛、血管性头痛、颈性头痛(颈椎病)、鼻窦炎等。
腕痛穴:腕关节软组织损伤、腕关节扭伤、腕关节腱鞘炎等。
降压穴:高血压或低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
肾病穴: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等。
肩痛穴:肩关节软组织损伤、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炎等。
腹痛穴: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等。
肘痛穴:肘关节软组织损伤、肱骨内外髁科等不明原因的肘关节疼痛。
癫痫穴:癫痫。
过敏穴:支气管哮喘、急性寻麻疹、风疹、湿疹、牛皮藓、神经性皮炎等皮肤瘙痒。
痛经穴: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月经前期紧张综合症等。
面瘫穴:面神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等。
神衰穴:神经衰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痤疮穴:痤疮等。
乳腺穴:急性乳腺炎(3天内效佳)、乳腺增生、产后缺乳、乳房胀痛等。
肩背穴:颈肩综合症、颈肩肌筋膜炎等。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特色是什么?与传统针刺方法有什么不一样?
您使用的针具是什么?与传统的针刺方法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筋膜致病学说的由来?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什么是筋膜筋结点组织?它和各类疼痛的关系如何?
哪些常见病因导致筋膜产生筋结点组织?
外感:着凉、空调;
外伤:运动创伤;过度锻炼、骨折、脱位;滑倒跌伤,运动损伤等。
姿势不良:睡眠姿势;驼背,长短脚、脊柱侧弯,体重增加平衡改变。拄拐仗,双拐。
劳损:电脑、手机、提包、躺着看书、侧卧看电视。
内科病:荷尔蒙紊乱、糖尿病并发症、体质怕冷者、内脏病的反应,甲状腺功能低下。
年龄老化。
精神紧张:失眠障碍、疲劳焦虑等。
以上各种原因造成无菌性炎症。
发炎简化:
炎症五个最重要的体征是红、肿、热、痛和功能丧失。
疼痛通常是最突出,既是患者主观感觉的症状,又是物理检查时的体征。
筋结组织致病的病理病机是什么?
筋伤,筋结,筋聚,筋走,筋转,筋翻,筋离,筋断,筋挛,最后导致筋缩等病理性改变。
病理改变:跳线:打结,拧劲,卡压,绞索,缠绕,压迫,阻断、断流,阻滞。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技术”如何确定诊断?
症状,体征,查体,穴位查体,触诊等。
康复评估:
主观、客观;症状,体征;功能活动,力量,耐力,筋膜松软,筋结点组织穴消失。鉴别诊断。
为什么要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能快速解决哪些临床疾病?
各种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中风,老年痴呆、巴彬森氏病预防。
忧郁症、焦虑症、恐惧症、关节痛、颈椎病、腰椎病、各种肌腱炎、术后后遗症、运动损伤、颈源性、腰源性内科病、功能性障碍疾病、面瘫、面神经麻痹后遗症、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吕老师绝技扶阳五针治疗男科疾病效果尤其显著。
每位学员、针灸爱好者都能学会吗?如果学习,多长时间可以掌握您的针刺松解术?
即学,即会,即用,即效,越用越灵。
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在原临床上会有哪些提升?
至少提高一倍。
怎样才能更快的学会“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1.了解人体结构,
2.学会按摩,
3.被别人扎针
4.自我练针
针灸扎到哪儿才会有奇效?
怎样去理解传统穴位与筋结点?
筋膜筋结点组织穴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如下:定因、定理、定病、定征、定位、定性、定时、定法、定穴、定量、定术、定论、定义、定人等。
使这些穴位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等客观指标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有是因,有是理、有是证、有是法、有是方、有是穴、有是术、有是人、有是效。
怎样区分有效针感和无效针感?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的穴位特点:
筋膜组织的“筋结点”:是(阿是穴+靶点穴+阳性点+敏感点+板激点+激应点+压痛点+条索+结节+紧张点等)统称,因为上述穴位物质基础是筋膜增生的病理产物---疤痕组织,故统称为“筋结点”。
它与传统的穴位不一样,是发展了传统的阿是穴的同时结合现代西医激痛点疗法而形成的新理论,可以说他是古代与现代、中医与西医、经筋与筋膜、针灸与手术、按摩与骨伤等有机结合起来的产物,不是什么发明而是发现,发现的什么你只是发现了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症状与体征,康复转归预后等规律性的东西总结起来而已。一个穴位就代表了一个整个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机病理、症状、体征、诊断、治疗、康复、转归、预后等全过程,所以说对待每一个穴位对重视程度和重视整体概念是一样的
怎样才能学习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
浅筋膜平衡针刺松解术是由吕晓峰老师创建、医院授课
时间与地点:第四十期:年1月14日—1月18日(14日全天报到)北京
咨询报名
培训电话/陈主任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qx/1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