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成人斜视伴弱视患者的自发脑活动改变静息态


斜视和弱视是两种常见的视觉发育障碍性疾病,常在婴儿期发病,但如果治疗不成功,会持续到成年[1]。斜视是以眼外肌协调障碍为特点,被认为与介导眼球运动的大脑视觉通路发育障碍有关,可间接影响立体视觉、双眼视觉和深度知觉[2]。据报道,成人型斜视的发病率为54.2/10万[3]。弱视是由视觉发育期内由于异常视觉经验引起的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和敏感度下降[4]。成人斜视常导致弱视,而弱视又可导致知觉性斜视。

MRI近年来发展迅速,为评价人脑的功能和结构改变提供了一种无创的神经成像方法。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是一种常用的脑功能检测技术,被认为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静息态fMRI(rs-fMRI)是一种有效的检测大脑活动变化的方法。以往的研究显示,弱视患者的视皮层和外侧膝状核的局部脑血流和血氧水平依赖(BOLD)信号均发生了改变[5-7]。此外,对不同类型斜视的研究也显示,在任务状态和休息状态下,大脑的特定区域都有异常活动[8-9]。然而,这些研究都只单独研究斜视或者弱视患者脑功能活动变化。

低频振幅(amplitudeoflow-frequencyfluctuation,ALFF)算法是一种新型rs-fMRI分析方法,它通过评价BOLD信号中的固有波动来检测静息状态下的局部自发脑活动,它为阐明疾病病理生理机制提供了有力的工具[10]。近年来ALFF在眼科疾病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视神经炎、单眼失明等疾病[11-12]。因此,本研究用ALFF方法研究斜视伴弱视(SA)患者脑功能变化和神经病理机制。

文章思路

1.应用ALFF检测SA患者与健康对照组(HCs)的不同脑区局部自发脑活动差异,并探讨其临床表现。

2.招募16名成人SA病人(6名男性,10名女性),符合如下纳入标准:

1)年龄大于18岁;

2)斜视;

3)弱视眼和对侧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2logMAR单位)之间的差异必须大于一条线,并具有中心注视;

4)双眼未合并其他眼病(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炎、黄斑变性等)。

3.招募16名(6名男性,10名女性)年龄、性别和教育状况与SA组受试者相匹配的健康对照组(Healthycontrols,HCs),符合如下纳入标准:

1)MRI无脑实质畸形;

2)无眼部病史,无最佳矫正视力≤0logMAR单位;

3)可行MRI扫描(无心脏起搏器或植入金属装置);

4)无精神疾病(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症等)。

4.与HCs组相比,SA组部分脑区的ALFF明显降低,部分脑区ALFF值明显升高。

5.用ROC曲线分析不同脑区ALFF平均值。

6.相关性分析:ALFF平均值差异与行为表现不存在相关性。

结果

1.与HCs组相比,SA组部分脑区的ALFF明显降低,部分脑区ALFF值明显升高。

[图1]

与HCs组相比,SA组左小脑后叶、左侧丘脑、右侧丘脑和左额中回的ALFF明显降低(蓝色区域),右额上回、右楔前叶、左楔叶和双侧中央前回的ALFF明显升高(红色区域)。

[图2]

SA组和HCs组之间ALFF的平均值。

2.用ROC曲线分析不同脑区ALFF平均值。

[图3]

图3AALFF曲线下面积(AUC):右额上回AUC为0.,(P0.),右楔前叶AUC为0.,(P0.),左楔叶AUC为0.,(P0.),

双侧中央前回AUC为0.,(P0.)。

图3BALFF曲线下面积(AUC):左小脑后叶AUC为0.,(P0.),左侧丘脑AUC为0.,(P0.),右侧丘脑AUC为0.,(P0.),

左额中回AUC为0.,(P0.)。

3.相关性分析:ALFF平均值差异与行为表现不存在相关性。

结论

本篇文章阐明,SA患者的某些脑区ALFF值改变,表明SA患者在特定的脑区有异常的自发活动。这为了解SA患者的神经变异提供了线索。

参考文献

1.ChenX,FuZ,YuJ,etal.PrevalenceofamblyopiaandstrabismusinEasternChina:resultsfromscreeningofpreschoolchildrenaged36–72months.BrJOphthalmol.;(4):–.

2.BrodskyMC,FrayKJ,GlasierCM.Perinatalcorticalandsubcorticalvisualloss:mechanismsofinjuryandassociatedophthalmologicsigns.Ophthalmology.;(1):85–94.

3.MohneyBG,MartinezJM,HolmesJM,DiehlNN.Incidenceofstrabismusinanadultpopulation.JAAPOS.;16(1):e23.

4.FarivarR,ZhouJ,HuangY,FengL,ZhouY,HessRF.Twocorticaldeficitsunderlieamblyopia:amultifocalfMRIanalysis.NeuroimageSep21.

5.BarnesGR,HessRF,DumoulinSO,AchtmanRL,PikeGB.Thecorticaldeficitinhumanswithstrabismicamblyopia.JPhysiol.2;(Pt1):–.

6.LiC,ChengL,YuQ,XieB,WangJ.Relationshipofvisualcortexfunctionandvisualacuityinanisometropicamblyopicchildren.IntJMedSci.;9(1):–.

7.HessRF,ThompsonB,GoleGA,MullenKT.Theamblyopicdeficitanditsrelationshiptogeniculo-corticalprocessingstreams.JNeurophysiol.;(1):–.

8.HuangX,LiSH,ZhouFQ,etal.Alteredintrinsicregionalbrainspontaneousactivityinpatientswith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597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