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常见症状,虽不严重,确也影响生活质量,轻则影响工作,重则坐卧不宁,相当烦恼!中医如何看待咳嗽呢?------
中医将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
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在气候转变或季节更换时突然发生,以风寒、风热、风燥为主,均属实,治宜疏风宣肺为主。
1.风寒袭肺
主症:咽痒咳嗽声重,气急,咯痰稀薄色白。
伴随症状:鼻塞,流清涕,头痛,肢体酸楚,恶寒发热,无汗等表证
治法:疏风散寒,宣肺止咳。
2.风热犯肺
主症:咳嗽频剧,气粗或咳声嘎哑,喉燥咽痛,咯痰不爽,痰粘稠或稠黄,咳时汗出,常伴鼻流黄涕。
伴随症状:口渴,头痛,肢楚,恶风,身热等表证
治法: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3.风燥伤肺
主症:喉痒干咳,连声作呛,咽喉干痛,后鼻干燥,无痰或痰少而粘连成丝,不易咯出,或痰中带有血丝。
伴随症状:口干,初起或伴鼻塞、头痛、微寒、身热等表证
治法:疏风清肺,润燥止咳。
内伤咳嗽多为久病,起病缓慢,常反复发作,病程长,迁延难愈,以正虚邪实居多,包括痰热、痰湿、阴虚、气逆、气虚五证,治宜扶正祛邪为主。
1.痰湿蕴肺
主症:咳嗽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尤以晨起咳甚,痰多,痰粘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痰出则憋减咳轻。
伴随症状:脘闷,食少,腹胀,大便时溏
治法: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2.痰热郁肺
主症:咳嗽气息粗促,或喉中有痰声,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咯吐不爽,或有热腥味,或吐血痰,胸胁胀满,咳时引痛。
伴随症状:面赤,或有身热,口干而粘,欲饮水
治法:清热肃肺,豁痰止咳。
3.肝火犯肺
主症: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咽干口苦,常感痰滞咽喉而咯之难出,量少质粘,或如絮条。主症随情绪波动而增减。
伴随症状:胸胁胀痛,咳时加剧。
治法:清肝泻肺,化痰止咳。
4.肺阴亏耗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带血丝。
伴随症状:口干,低热,午后颧红,盗汗
治法: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一般久咳不愈,常见的食疗方法就是耳熟能详的川贝炖雪梨,效果确切,且味道美极!
详细做法:
1.雪梨洗净削皮切开,掏空梨心,成一个梨盅。
2、梨盅里放入川贝粉(3-5克)和冰糖
3、将雪梨放入碗中,加水,盖上锅盖,小火加热1个小时,用筷子可以轻松扎透雪梨即可,出锅后放入冰糖调味。
如果川贝炖雪梨效果不佳,建议寻中医辨证治疗。
专家简介
宋玉华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出身中医世家,年毕业于湖北省中医大学。曾任湖北省中医研究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科研及临床工作50余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老慢支肺气肿等疾病;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鼻炎及小儿咳喘;胃炎、胃溃疡、便秘、腹泻等脾胃及肝脏疾病、小儿脾胃不好、疳积等;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多种妇科疾病及乳腺病;多种疑难杂症等。
专家坐诊时间:每周三上午、下午
吴茂慧中医科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中医科教授,主任医师,从事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长达50余年,对中医内科疾病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擅长疑难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中医眼科也有一定的造诣。尤其是在眼底疾病方面用中医中药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擅长疾病:头痛、失眠、焦虑、肢麻、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糖尿病及并发症、甲亢等内科疾病的中医辨证施治,更年期综合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盆腔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尤其擅长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视网膜炎等,疗效显著。
专家坐诊时间:每周六全天、周日上午
预约方式
方式一: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白癜风一对一精细化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1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