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ldquo似水无痕rdquo行


作者:似水无痕   编辑:上善若水

申明:封面主图、文前图片源自网络

提示:点击上方"突友回音壁"↑快速订阅本平台

     

   突出无症状阶段

 我出生于年。年夏天,我正在读本科四年级(国家二级运动员,十年排球生涯的最后一年),体检时拍了腰椎核磁,被诊断为L4/5、L5/S1椎间盘突出,当时并没有任何症状。看到检查结果我挺震惊,医生说L5/S1椎间盘突出较为严重,反复强调一定要认真对待,要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坐着,一定要坚持做小燕飞锻炼腰背肌。我一直认为腰椎间盘突出是老年病,至于它会给人造成怎样的痛苦,真是丝毫没有概念。况且当时并无症状,所以根本没有把医生的话当回事,此后仍经常在运动场上蹦跶,并没有改变久坐的习惯,也没有进行针对性的锻炼。

     偶尔发作阶段 

  年冬季的一天,我在健身房进行负重(五六十公斤)半蹲锻炼时,腰突然剧烈疼痛起来。回寝室后只能平躺(平躺着不动没有疼痛感),只要一动弹,腰就疼得厉害,连翻身都很困难。我以为是腰肌扭伤,医院检查,只是平躺静养,次日症状有所减轻。卧床休养一周之后,症状完全消失,行动恢复正常。

年夏季的一天,我跟朋友一起打羽毛球,在上步击球时腰部突然疼痛起来,我立即停止运动。回寝室后又只能平躺,翻身很困难。根据上次康复的经验,我仍采用平躺静养的方法,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年秋季的一天,我在打篮球时腰部突然疼痛起来,便回寝室卧床休息。开始两天翻身会疼,侧躺着也疼,两天后侧躺、及翻身不再疼痛。卧床休养一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年春季的一天,我在打篮球时腰再次疼痛起来,无法坐立。卧床休息一周后,症状又完全消失。随后我跟同学去西藏旅游一周,旅途中长时间坐车腰偶尔轻微酸胀,并不影响活动。

从以上多次发作好转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急性期适当卧床休养,对康复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如果这几年能重视腰椎保养,早一点进行腰背肌锻炼,也许能减少发作的次数,或许后面就不至于发展到做手术的地步。

特别提醒:腰突症患者及术后者不适合剧烈运动,敬请阅读《腰突症患者及术后者可以打篮球吗?》,点击本段中文章标题蓝色文字,即可在线阅读该文。

     持续不适阶段 

  年3月3日清晨,我起床后左臀部疼痛,坐着时左臀部酸胀得厉害,由坐到站起的过程中疼痛明显,行走时无任何症状(3月2日毫无症状,印象中也没做什么伤腰的事儿)。因为并未影响工作和生活,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以为过些时间它自然会痊愈。

4月上旬,症状有加重趋势。医院运动医学科咨询,医生认为是臀上皮神经炎,是久坐所致,建议增加活动,少坐,并经常做一些拉伸锻炼。此后我不再久坐,并增加了打羽毛球和游泳锻炼的次数,同时注意拉伸臀部肌肉。当时症状并未使我运动受限,每次锻炼后症状均有所缓解。

  5月初,坐着时左臀部酸胀加剧,我只好采用跪姿与站姿办公,尽量避免坐着。医院骨科就诊,经核磁共振检查被诊断为L4/5、L5/S1椎间盘突出,医生说L5/S1椎间盘突出严重,建议该节段做手术,我决定先保守治疗观察一下。

 6月初,我终于请了病假,认真地进行保守治疗,推拿、正骨治疗一个半月,效果并不理想。7月中旬,我因病假到期回到工作岗位,上班后症状明显加重,左臀部到大腿后侧非常酸胀,坐着、站着都无法缓解症状。我又去按摩,可是按摩后症状加剧,几乎无法正常行走。接着又针灸、中频治疗一个月,症状缓解十分有限。

  10月初,左臀部、左大腿后侧至跟腱、大脚趾均剧烈疼痛,左脚底发麻,不但睡眠受到严重影响,而且生活都无法自理。我只好去住院,采用针灸、按摩、中频、小针刀、梅花针、敷药等治疗方法,治疗二十六天依然疼得厉害,生活仍无法自理。

 椎间孔镜手术及康复情况   

  万般无奈之下,我决定去做手术,于10月29日办理了住院手续,随后进行术前检查。

说明:上图为年10月30日核磁影像资料。

  11月3日,我在局麻下做了L5/S1侧路椎间孔镜手术,手术时间约四十分钟。术中有明显的疼痛感,可以忍受。术后两小时下地行走约二十米,没有明显不适。医生要求从次日起做直腿抬高、勾脚、绷脚(每天各做三组,每组十到十五个),术后两周开始做五点支撑和飞燕,要求腰围佩戴一个月,建议手术一个月后上班。 

  (注:关于术后上班时间及做挺腰飞燕的时间,敬请阅读文末“若水温馨提示”第2点。)

  第二天,我躺着时除伤口疼痛外,没有其它不适,坐着吃饭时左臀部酸胀。术后第三天出院,我斜躺在副驾座上回到家里(三十分钟车程)。   

  术后第一二周我以卧床休息为主,每天坚持做直腿抬高及勾脚、绷脚动作。每次下地活动时间不超过二十分钟(术后一个月内活动时都佩戴着腰围),只有吃饭才会坐三五分钟。全天累计活动一个多小时,活动时左臀部、左大腿后侧至跟腱有一种难以形容的滋味(此症状持续至今,只是程度渐渐减轻),坐着时更为明显。

术后第三周我开始增加行走时间,每天累计活动三个多小时。同时开始腰背肌力量训练,以做飞燕、拱桥为主(早、中、晚各锻炼十分钟,视身体状态进行调整,锻炼量不固定),仍坚持做直腿抬高、勾脚、绷脚动作(这三个动作坚持至今,每天早晨做十来分钟,当作简单的拉伸锻炼)。术后第四五周继续增加行走时间,坚持锻炼,适当增加坐的时间,每次坐不超过二十分钟。

12月中旬(术后第六周),我开始恢复工作,上班以站为主。从第六周到术后三个月,左臀部有时酸胀(时强时弱),左大腿后侧至跟腱时不时有症状,左脚大脚趾偶尔发麻。这些不适感随着身体状态的下降而增强,下午症状一般会重于上午,坐着时症状比站着时、行走时明显。通常隔一两周,腰腿不适感就会有加重趋势,再隔一段时间比较两个周期之间的症状,总体上看来在逐步减轻。

术后三个月至半年,弯腰时腰有一点僵硬,左臀部、左大腿后侧至跟腱处仍有不可名状的滋味(在快走及慢跑时不适感较为明显),左脚大脚趾偶尔发麻(至今左脚大脚趾仍偶尔发麻)。左臀部及左腿周期性不适感增强依旧存在,随着天气转暖,整体呈现好转趋势。我平常很注意站、坐交替,经常活动,控制工作量,留心观察自身状态,坚持锻炼腰背肌。曾尝试跳绳、打羽毛球、游泳等,发现跳绳和打羽毛球时症状会明显加剧,只好暂时放弃这两项运动。

年4月17日(术后五个月余),医院拍核磁复诊,被诊断为L4/5、L5/S1椎间盘突出。我跟主刀医生说还有一些小症状,他说术前突出很大,取出的东西比较多,局部组织有些混乱,让我继续进行康复训练,不要过分在意这些症状。

说明:以上为年4月17日复诊核磁影像资料。

到年9月(术后十个月),左臀部、左大腿后侧至跟腱处仍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不适感,相比术后半年内明显好转。我仍坚持锻炼腰背肌,并尝试射箭、游泳、打排球等锻炼,日常生活与工作比较正常。

到年6月中旬(术后一年零七个月),相比完全健康时应该恢复了八九成。我听从病友们的建议,放弃了排球和羽毛球,坚持游泳、慢跑以及核心力量训练。现在左臀部、左大腿后侧至跟腱处隐约有点不适,坐久了左臀部会酸胀,这些症状提醒我要终身用心保养并坚持锻炼。只要能正常地生活和工作,就是幸福的,且行且珍惜吧!

      我的反思 

  年3月至术后半年内是我最痛苦的一段时间,原本能蹦能跳的壮小伙,连换桶水都需要请求他人帮助,身体与心理都承受了许多煎熬。我多次反思这段经历,总结为如下几点,希望对病友们有所启发。

第一,这个病并不是绝症,但是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相当大,这种痛苦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够了解。一旦诊断出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深入去了解这种疾病,一定要改变某些生活方式。有些运动真的需要放弃,坏的习惯真的需要改正。

第二,保守治疗方法很多,哪种方法适合自己,只能慢慢摸索。住院保守治疗能减少路上奔波,可以避免劳累加重病情。一般来说急性发作可以适当卧床休养,即使没有症状了,也要好好休息巩固一段时间。

对于腰突患者来说,所谓“治愈”,是指没有症状,或者基本对正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千万不要认为症状消失就没事了,当你抱有侥幸心理盲目乐观的时候,严厉的惩罚往往就跟在后头。我之所以走到手术这一步,就是因为不懂得康复后需要保养,现在想起来非常后悔。

第三,经历过手术之后,我有如下认识:首先,绝大多数腰突患者确实不需要手术,能保守治疗的尽量保守治疗;其次,如果确实病情严重,保守治疗三个月到半年效果不佳,就应当考虑手术治疗,但在手术前要医院情况,医院和主刀医生。再次,术后康复过程可能是漫长曲折的,一定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申明:上段中“如果确实病情严重,保守治疗三个月到半年效果不佳,就应当考虑手术治疗”这一看法,只代表作者“似水无痕”的观点,不代表本平台及上善若水的观点。

第四,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症状消失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一旦和腰突结缘,千万不要心存侥幸,千万不要以为症状消失就高枕无忧了。如果不能持之以恒科学锻炼,就不会有长久的健康快乐。

每个人的病情不同,适合的锻炼动作也不相同。不要盲目地采用各种渠道了解到的训练方法,很可能对别人有效的训练方式对自己是不利的。尝试某个锻炼动作时,锻炼量不宜一下子太大,要观察身体的反应,观察周期一般在五至七天(通常新动作会带来一定的肌肉反应,需要用一段时间区分是肌肉反应的不适感,还是腰椎的不适感)。当确定动作适合自己的身体状态,再增加该动作的训练量。通常每天的训练时间尽量超过半小时,有恒心者每天训练两次。康复训练力求持之以恒,而非三天激情。

我认为,不管是通过手术治疗解除症状,还是通过保守治疗解除症状,最多只解决了20%的问题。后续的康复训练才是解决剩余80%的关键。症状消失后便懒于进行锻炼,是反复发作或术后短期复发的重要原因。

我并不拒绝回忆那段痛苦不堪的生活,因为这样能激励自己坚持康复锻炼。没有病痛的日子,真的非常非常幸福!

本文病友QQ号:

      若水温馨提示    

  说明:点击以下各段中文章标题蓝色文字,即可在线阅读各文,所有文章谨供参考。

  1、敬请病友们阅读《腰突症患者及术后者日常保养注意事项》、《谈谈保守治疗应该注意的七个问题》,尽量避免复发或加重病情。

  2、部分医生建议腰突症患者椎间孔镜(盘镜)术后半个月、一个月上班,一些患者虽然手术做得很成功,可是因为太早上班或过早过多活动,于术后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就做第二次手术(有的甚至做融合内固定手术),故我建议椎间孔镜术后病友尽量三个月以后再上班。敬请阅读《致全国椎间孔(盘)镜主刀主管医生的信》,该信探讨“微创术后多久恢复工作为宜”的问题。

  部分医生要求腰突症患者术后两三天、一两周就做挺腰飞燕。自年11月至今,若水遇到不少腰突症术后过早做挺腰飞燕导致严重症状的病友。敬请病友们阅读《致全国脊柱外科医生的信》,该信就“腰突症术后多久适宜做挺腰飞燕“问题,向全国脊柱外科医生反馈调研所得,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3、我反对盲目手术,也反对盲目保守治疗。每一位保守治疗的病友,都应该了解手术指征。一方面可以避免因盲目保守治疗导致严重后果,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因无知而过度治疗。

敬请阅读《腰突症患者手术前应该知道的十点》,点击本段中文章标题蓝色文字,即可在线阅读该文。本平台主菜单“术前资讯”下设子菜单“手术指征”(见下图),有马尾损伤、足下垂专题文章,可帮助病友们了解马尾神经综合症及足下垂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危害,避免盲目保守治疗。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bb/351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