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手册鼻炎还没好的人,都是陷入了这些误


▼本文作者▼鼻炎是很多人都会患的一种鼻科疾病,但是治疗鼻炎有很多的误区,不仅不会对治疗鼻炎产生积极的影响,反而会增加对鼻子的伤害。下面介绍一下治疗鼻炎疾病的误区,希望能引起患者朋友们的注意和重视。

误区1鼻炎是小病,不治也没事

急性鼻炎(感冒)确实有时能挺过去,因感冒本身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一个自愈的过程,有些可以不药而愈。但部分急性鼻炎这样挺也很容易挺出慢性鼻炎、鼻窦炎、中耳炎等疾病。据统计,过敏性鼻炎患者如果不及时治疗控制,约有40%的患者会发展为变异性咳嗽甚至哮喘。同时,过敏性鼻炎若不及时进行治疗,还有可能诱发鼻窦炎、鼻息肉,并有可能导致中耳炎、嗅觉下降甚至丧失。当长期反复发作的鼻窦炎未得到及时治疗,炎症可能会扩散至邻近器官、组织,而并发如骨膜炎,视神经炎,化脓性脑膜炎等多种危重急症。同时,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患者更容易感冒导致急性发作,进入恶性循环,使鼻炎反复难愈。因此鼻炎患者要在症状比较轻的时候采取治疗措施,以免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误区2擅自购药,给自己当医生

当得知自己得了过敏性鼻炎后,有些人就开始了自救之旅。不是从网络上找偏方就是和周边的朋友打听治疗方法,还有的患者通过网购、海淘买来进口药。比如各种日本代购鼻炎药水,AG鼻炎水、佐藤鼻炎喷雾等等,主要成分其实是鼻用抗组胺药和鼻用减充血剂等,特别其中的减充血剂,短期内对于鼻塞症状的缓解非常显著,但是频繁或长期使用,容易导致反跳性鼻黏膜充血,造成药物性鼻炎。近年来的过敏性鼻炎指南都建议严格控制鼻用减充血剂的使用时间在7天以内。

误区3症状缓解就停药

这种现象在鼻炎患者中最为普遍,特别是对于使用鼻用激素的患者。由于鼻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和抗水肿的多重效果,对于鼻部的所有症状均有显著改善作用,患者使用两、三天后发现症状改善了,又担心激素有副作用,就停止用药。实际上,与口服激素不同,鼻用激素中的激素含量是以微克计的,并且这些少量的激素几乎都作用于鼻粘膜局部,很少进入全身的血液循环,发生全身不良反应的情况非常少见,安全性较高,因此,没有必要闻“激”色变,应消除对鼻用激素过多的担心。同时,患者要知晓引起鼻炎最根本的原因是过敏原的持续存在,鼻用激素针对的是由过敏原引起的炎症反应,虽然用药后症状很快消失,但不代表炎症被完全扑灭,鼻粘膜还是处于“最轻持续炎症状态”,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加重,所以鼻用激素治疗一定要足疗程,以布地奈德鼻喷剂为例,按推荐剂量每天每鼻孔喷鼻1到2次,坚持4周以上,不仅可以改善鼻炎症状,而且可以预防鼻炎复发。

误区4过敏体质不会遗传

据相关研究,当父母都属过敏体质时,其子女可以有70%的机会获得过敏体质;单纯母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50%的遗传机会;单纯父亲是过敏体质,其子女有30%的遗传机会;也有过敏体质出现在兄弟、姐妹、祖父母、叔伯父母、表兄妹范围之内。研究还表明,遗传性过敏反应经常不仅只在一个器官发生,而是多种组织器官同时或相继发病。因而,不同的年龄,可以发生不同过敏反应。具有家族史的患儿发生过敏性疾病时症状相对较重,治疗也更困难。

误区5鼻炎能根治

其实,鼻炎根本没有根治的说法。感冒其实就是急性鼻炎,“感冒能说被根治吗?这一次感冒好了,下一次还是会感冒。”而慢性鼻炎是急性鼻炎反复发作超过12个星期以上的鼻炎,也同样没有办法进行根治,只能对症进行缓解,而缓解症状并不能说是根治。因此,得了急性鼻炎后的第一到三个月非常关键,这期间应及时找专科医生进行诊治,按疗程规律用药,避免将急性鼻炎“拖”成慢性鼻炎。作者介绍吴红敏医学硕士硕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简介:现担任上海中西医结合协会儿童耳鼻咽喉科学组委员。从事耳鼻咽喉科工作20余年以来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熟练掌握本学科常见病、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尤其擅长嗓音言语疾病、喉咽反流、鼾症、鼻-鼻窦相关疾病及面瘫、突聋、耳鸣等耳内科的诊治。参与项目获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三等奖及上海市技术成果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各类论文2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编著作2部。▼推荐阅读▼

手册

生命不息,鼻涕不止——鼻炎患者的烦恼,你不懂

手册

秋季鼻炎来犯,我们如何预防?

吴红敏上海六院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哪里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白癜风要怎么治疗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bb/26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