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届中美国际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年成都眼科年会胜利闭幕
图:肖涛、汤林、刘梦瑶
文:贾文文、李杰、邓铂林、陈施言、赵波
前言:
“健康中国”成为国家战略,为落实政府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和医疗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及文件精神,促进眼科医疗健康事业的发展,在中美专家教授们的积极倡导和参与下,年5月24-25日,第十六届中美国际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年成都眼科年会在“天府之国”四川成都隆重召开。
本次会议由成都市医学会主办、医院承办,在两天的会期中,近四十名中美顶级眼科专家搭建起了国际眼科医疗合作发展的学术交流平台,以“新机遇、新技术、新发展”为主题,献上了精彩纷呈的学术专题讲座及手术直播,内容涉及白内障、青光眼、眼底病、屈光手术、角膜眼表疾病、近视防控、医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相关领域,充分展示了目前眼科医疗最先进前沿的技术、理论和研究成果,来自各地的近名眼科精英参会,共同见证了中美顶级眼科学术、思想、文化的碰撞与融合。
大会名誉主席:姚克教授、孙兴怀教授
大会执行主席:杨正林教授、吴峥峥教授
本次会议精彩回顾
五月的成都,气候宜人,草木欣然。5月24日早上8点10分,第十六届中美国际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年成都眼科年会在成都世外桃源酒店会议厅准时召开,容纳余人的会议厅座无虚席。四川省医学会眼科主任委员、医院眼科主任吴峥峥教授主持了大会开幕式,热烈地欢迎了各位中美专家的到来。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二眼科中心主任姚克教授发表致辞,分享了中国眼科的蓬勃发展的现状,对远道而来的美国学者表示最热烈的欢迎,赞扬16年以来美国眼科专家到四川进行的交流工作,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展望。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委、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孙兴怀教授发表致辞,指出了中国眼科医疗技术呈现出各地区、各层级发展不均衡化的现状,肯定了本次学术会议并期待通过这类学术交流能够提高各地区的医疗业务水平,拓宽中美眼科深入广泛的合作大门,将中国的防盲治盲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医院副院长、电子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杨正林教授发表致辞,肯定了中美眼科学术交流对四川眼科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指出随着当下热点-人工智能在眼科的不断应用和发展,期待中美方在人工智能板块能够进行深度交流及合作。
姚克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二眼科中心主任
题目:《这五年在浙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
姚教授分享了“眼科达芬奇”---飞秒激光辅助白内障手术的现状、安全有效性和优越性,同时也对其在影响眼表环境和切口准确性上的一定不足进行了客观评价。
孙兴怀教授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
题目:《正常眼压性青光眼临床特点及处理》
孙教授分享了正常眼压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分析了NTG与POAG、某些视神经萎缩性疾病、以及一些眼底视神经异常状况的某些共同点以及诊断、治疗处理以及预后转归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最后对NTG的治疗策略进行了归纳总结。
彭智培教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主任
题目:《Howtodiagnoseglau初期白癜风怎么用药白癜风有什么危害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bb/2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