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干货
传承
创新种树人种下的第棵树
全文个字,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
■
前两天,我的好朋友木铎同学设计了一个日签:
对于上面的两句话,又没有朋友和我产生了同样的疑问:就是“漠漠”和“??”是啥意思???后来呢也查了一下,就是“看不清”的意思。这时候呢,首先跑出来的不是我的“灵光乍现”是我的“灵光的节外生枝”就是我突然想到了大承气汤:第5条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大承气汤治疗目中不了了,应该是阳明腑实导致的看不清,至于是不是这样,咱们先搁置一下吧,因为我还没查资料。就是大家再回过头看上面的日签:目中漠漠,即寻攒竹、三间;目觉??,急取养老、天柱。目觉??,急取养老、天柱。目觉??,急取养老、天柱。目觉??,急取养老、天柱。为啥用了一个“急”?什么病会很急?是不是一种暴发的疾病?什么样的暴发疾病会导致看不清???会不会是暴盲???于是我立刻和小伙伴进行交流:我还真查到了一些资料针刺治愈视野缺损1例段锦绣彭唯哪视野缺损是临床重要的致盲原因之一,导致中心和/或周边视野缺损原因很多,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脑卒中都可能会引起视野缺损。其治疗非常棘手,目前中西医均无特效方法遏止,改善或恢复视野缺损已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课题。笔者采用中国医院韩碧英教授多年经验用穴,以针刺治愈视野缺损患者1例,兹就其成功经验简介如下。1病例介绍陈某,男,60岁,年9月就诊。主诉:双眼视物模糊、视野缺损1年多。患者缘于年5月出现剧烈头痛,双眼黑朦,左眼有光感,右眼无光感伴剧烈胀痛,持续5秒钟完全恢复。年月出现双眼视物模糊,以双颞侧为主,并诉看不见双侧面的人,未予重视。年7月再次发作,双眼黑朦,右眼剧烈胀痛,持续约1分钟后症状消失,但双眼视物模糊无变化,至本院寻求针灸治疗。诊见:症如上述,伴眼痒、眼胀,舌淡暗,脉弦细。查MRI示:腔隙性脑梗死。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8;眼压:右眼18mmHg,左眼15mmHg;眼底视乳头无水肿,眼底动脉硬化。查视野图示:右眼视野缺损,类似管状视野,左眼以颞侧视野缺损为主(见图1、图)。查空腹和餐后血糖增高,符合型糖尿病的诊断。中医诊断:暴盲,视瞻昏渺,证属邪郁少阳。治以和解少阳为主,辅以养肝明目。取穴:采用中国医院韩碧英教授多年针灸经验用穴,主穴:光明、睛明;对症配穴:养老、天柱、地五会、瞳子瞭。采用0.3mm×40mm的毫针,常规针刺,光明穴针刺前局部行导气手法,6穴位针刺得气后均不做手法,留针0分钟,每天1次。连续5天后,患者诉视物模糊较前好转,视野范围较前增大。治疗10天后患者再次作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6,左眼0.6;眼压:右眼17mmHg,左眼15mmHg;视野完全恢复正常(见图3、图4)。讨论本案患者右眼类似管状视野,左眼颞侧视野缺损。造成视野缺损潜在原因很多,其一患者曾伴有右眼胀痛,首先要考虑青光眼,但当时未就诊,此次患者治疗前后做眼科检查,眼压均在正常范围,诊断证据不充分。其二是中枢性视觉传导通路的病变,但患者的病史及影像学证据不足以解释患者视野缺损的特点。其三患者双眼视力正常,且视野缺损亦不符合视神经炎及糖尿病视网膜及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特点。总之患者西医病理机制尚无定论,但针灸治疗确有成效。视野缺损属中医学之暴盲或视瞻昏渺范畴,已有文献探讨视野缺损的中医病机。
《灵枢》云:“目得血则能视”,且“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然上注有路,上注之路须借太阳、少阳、阳明经与目系相连,之后输注于脑,即髓海,所以髓海是目能视的物质基础。各种原因所导致的髓海不足是目无所视的潜在原因之一。本案患者暴盲的同时伴眼痒眼胀,结合舌淡暗,脉细弦,为邪郁于少阳,肝血不能上荣所致,法当和解少阳为主,辅以养肝明目。故取光明、睛明为主穴。光明为足少阳胆经之络,别走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少阳胆经与眼睛关系较为密切,足少阳经别亦上系目系。杨上善注:“光明即眼也。少阳、厥阴主眼,故得其名。”光明能清肝明目,消胀止痛。睛明为足太阳经之起点,为诸阳气上行达目之所。足太阳经其中一分支与足少阳胆经相交,故睛明可清肝明目。
养老,手太阳经之郗穴。天柱属足太阳经穴。《百症赋》曰:“目觉??,急取养老、天柱。”《针灸甲乙经》曰:“目赤痛,天柱主之。”二穴合用作为配穴,可养肝血明目。地五会为足少阳经穴,为足少阳脉气上下会同之处。《标幽赋》曰:“眼痒眼疼,泻光明于五会。”此穴与光明相配可清肝消胀止痛。瞳子瞭为足少阳经之起点,手足少阳之会,可解少阳之郁。
以上6穴合用,共奏和解少阳,养肝明目之效。本例选穴配方治疗视野缺损取得理想的疗效,此法为韩碧英教授多年经验用穴,同时也继承和发扬了古人的成功经验,值得同道进一步研究和学习。
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
其实就是在刚刚我和大家一起读完上述的文献才想到的观点!
文中提到了一个观点:
《灵枢》云:“目得血则能视”,且“五脏六腑之精皆上注于目”。然上注有路,上注之路须借太阳、少阳、阳明经与目系相连,之后输注于脑,即髓海,所以髓海是目能视的物质基础。
所以!三阳经任何一条出现了问题都会导致看不清!
首先是太阳经,像《百症赋》中说的急取养老天柱,这两个穴位一个是手太阳一个是足太阳经,都是太阳经出现的问题,大家记不记得寒邪闭塞孔窍产生的疾病用麻黄汤,或者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所以宣散太阳寒邪就是治疗暴证的方法,针灸就是取太阳经的穴位,急取养老、天柱。但是我个人认为,刮痧效果应该是比针灸快,就是刮养老、天柱,因为天柱离风池很近,都在脖子上的太阳经上,倒不如直接把太阳经督脉一起刮了,范围还大。
其次呢,是少阳经的问题,文献的医案就是从少阳论治的,取穴有:地五会、瞳子瞭、光明,这都是少阳经的穴位。
下一个是阳明经的问题,我现在甚至觉得我在文章前提出的问题解决的???就是大承气汤!急下存阴,精气上注。
兴奋了,,激动了,,就等着用了
当然了
一家之言
灵光乍现
有待验证
但是文中的文献可是有依据的
各位看官就到这里
如果您认同我的“灵光”,点个“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ws/5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