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视神经炎是常见的神经眼科疾病之一.频域OCT(SD-OCT)是客观评价视网膜厚度变化的有用工具,而增强深度成像(EDI)OCT则可进一步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形态进行定量评估.目前关于视神经炎的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态变化尚未阐明.目的采用SD-OCT和EDIOCT对视神经炎早期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态进行定量检测,了解视神经炎早期的视网膜和脉络膜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年7月至年5医院确诊的急性发作期视神经炎患者20例20眼,同期纳入性别和年龄匹配的健康体检者22人22眼.采用SD-OCT及EDIOCT测量受检者视盘周围3.4mm区域上、下、鼻、颞侧4个象限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平均厚度及上、下、鼻、颞侧4个象限的脉络膜厚度以及黄斑区RNFL、神经节细胞层(GCL)、内丛状层(IPL)、内核层(INL)、外丛状层(OPL)、外核层(ONL)、光感受器层的平均厚度.所有受检者均行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及视野检查,评价视野平均缺损(MD)与视盘周围RNFL平均厚度、脉络膜厚度、黄斑区RNFL、GCL、IPL、INL、OPL、ONL、光感受器层厚度的相关性.结果:视神经炎患者视盘周围3.4mim区域上方、下方及鼻侧3个象限的RNFL厚度分别为(.00±.30)、(.40±.83)和(.15±50.66)μm,较正常对照组的(.68±26.25)、(.27±52.81)和(72.68±12.01)μm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3.,均P<0.01),2个组间颞侧象限的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P=0.);2个组间上方、下方、鼻侧、颞侧4个象限的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神经炎组患者黄斑1mm区域RNFL、GCL、IPL平均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受检者明显变薄,视神经炎组患者黄斑3mm区域GCL、IPL、INL平均厚度较正常对照组受检者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视神经炎组患者P-VEPP波潜伏期为(.15±11.11)s,较正常对照组的(94.59±4.38)s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P<0.05).MD与视盘周围上方、下方、鼻侧3个象限的RNFL平均厚度呈中等线性正相关(r=O.、0.、0.,均P<0.05),而各象限脉络膜厚度与MD均无明显线性相关(r=-0.、-0.、-0.、0.,均P>0.05);黄斑区RNFL、GCL、IPL、INL、OPL、ONL、光感受器层厚度与MD均无明显线性相关.结论:EDIOCT检测发现视神经炎早期患者视盘周围RNFL发生水肿,厚度增加,黄斑区各层视网膜厚度均不同程度地变薄,但患者的脉络膜厚度无明显改变.EDIOCT是客观和定量评价视神经炎早期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态学的有用工具.
马南南(,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丛春霞(,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李立(,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韩梅(,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医院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年35卷01期47-52页
本文献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复制、分发这些文献或者以其它方式把它们用于任何公开或商业目的。
:
赞赏
长按哪里治疗白癜风权威皮肤病医院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ws/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