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专家 http://m.39.net/pf/bdfyy/bdfzj/科学地引导孩子从这块小小的屏幕里的虚拟世界走出来,将目光看向更大的真实世界。——优妈来源:优秀父母必读(ID:jiaoyu22)最近,看到这样一个新闻。浙江一名13岁的小男孩,看东西突然出现重影,接着身体像僵尸一样停顿,后来更是连筷子都拿不住了……他们爸爸妈妈吓坏了,医院,调查结果显示,问题是多发性脑梗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风。男孩是个大块头,最近体重增长很快,他的血压原本就比正常孩子高出许多,而最近他迷上了玩手机,经常手机不离手,精神常常高度紧张,结果悲剧了…智能手机在中国的普及速度太快,如今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它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孩子也因为手机产生许多“祸端”。前段时间,南宁一名12岁男孩坠楼身亡,疑因玩手机被家长责备,导致悲剧发生……父母们说:“真的没辙,孩子不能打不能骂,又不能眼看着沉迷手机不管孩子,真的愁得睡不着……”优妈的后台,也常常收到关于孩子玩手机的问题: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管他们玩手机他们不听,因为玩手机成绩也不好了……诸如此类问题,难倒了无数家长。今天,优妈一次性给大家说说这个问题。这篇文章篇幅比较长,内容主要包括下面三部分:1、给孩子买手机是福是祸?2、给孩子指定玩手机的规则不管用怎么办?3、孩子沉迷手机不爱学习怎么办?给孩子买手机是福是祸?很多父母都会纠结的一个题,到底要不要给孩子买手机?不买吧,孩子班上的同学陆陆续续都有手机了,他们也吵着要买,不买就发脾气,甚至威胁父母。买吧,又担心他沉迷手机,担心网上一些不健康的信息被他们看到,更担心他们被骗……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考虑一下当前的环境。我们必须接受一个现实是,现在这个社会,孩子接触手机是迟早的事情。如果直接不让他们玩,完全不接触网络,很容易让他们与时代隔绝,在可以掌握一定技能的时候没有掌握,反而会成为同学之间的“异类”。另一方面,我们的孩子,因为年龄太小,缺少自控力和自我管理能力,对好坏的辨识能力也比较弱。所以,“一刀切”不让孩子玩,或者买了手机就不管,都不是最好的做法。实际上,给不给孩子买手机不是最主要的问题。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孩子正确、合理地使用手机。手机要不要买?我的建议是买,但是要拎得清,在买之前,做好几件事。首先,父母要明确手机的使用目的。买之前,自己心里要清楚,为什么而买,如果为了方便联系,那就不需要买功能强大的智能手机,一些只能接打电话和发信息的儿童手机就能用。如果孩子年龄比较大,需要通过手机背单词、学习、查资料等等,那就需要买智能手机,但一定要注意监督。现在智能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大,买之前一定要自己先了解有哪些功能,看能不能自己做一些设置去限制孩子的使用。监督是我们父母的首要责任,这一步可不能偷懒。其次,还要和孩子商定手机的使用规则。再买之前先商量好,后面就比较好管理。先跟孩子商定一下,哪些功能可以用,哪些功能需要限制使用,哪些功能不能使用。比如,上课不能玩手机,玩游戏只能在写完作业之后,每次玩手机不能超过30分钟,玩手机后必须做眼保健操,不能加陌生人好友……等等。这些规定,最好是白纸黑字写下来,或者录下视频,以免孩子将来反悔。最重要的是,你要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其实智能手机很强大,里面的一些软件还能帮助我们掌握孩子使用手机的动态。比如孩子上网的记录,手机定位功能,远程控制功能,还有各种模式的一键设定,如视力保护模式、宵禁模式,时间控制模式等等。对于孩子玩手机这件事,说到底还是要用心。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处理得好了,不好的也能变成好的。定规则不管用怎么办?好友的女儿琳琳今年上四年级,还没到青春期就特别叛逆。去年给她买了手机,也事先约法三章了,当时答应得好好的,现在却频频反悔,父母想管教都管不了。这种情况太常见了,明明商量好了规则,最后都形同虚设。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无外乎两种。第一种是,规则设定得太过笼统,不利于执行。比如“写完作业之后才能玩手机”,这个规则并没有具体的时间,而且孩子和父母的理解也不一样。孩子可能觉得我可以一直玩下去,父母的意思是只能玩很短的时间。第二个原因是,这个规则没有完全执行。制定了规则,之后如果没有完全实行,孩子就会觉得,不遵守也没关系呀,反正爸爸妈妈也是偶尔管一管。规则被打破了,之前制定规则的权威也消失了,他们就有理由来反驳我们。所以,如果想要孩子遵守规则,父母就要做好榜样,尊重已经制定的规则。那具体的规则该怎么制定呢?01时间要具体一定要把规则具体化到好操作的程度。比如“每周一三五写完作业后可以玩半个小时手机,玩什么游戏需要爸妈同意”,或者“平时不能玩游戏,周末完成作业后可以玩半小时游戏”。02制定具体的惩罚和奖励措施父母一定要严格执行规则,如果孩子不遵守,就要有相应的惩罚措施。举个例子,今天玩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明天就不能玩了。或者是,如果今天破坏了规则,接下来一个星期都不能玩手机……用这种取消孩子喜欢事物的办法来约束他们,对孩子的伤害也会比较小,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己,主动遵守规则。但要注意,不要用体罚这种对孩子伤害大的惩罚,像关小黑屋,不给吃饭之类的,可能会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造成更严重的问题。03和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很多父母喜欢自己说了算,自己单方面制定规则,这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最好的办法是,一起协商讨论,大家都要有所让步。比如,孩子说“我做完作业了我就可以玩手机”,你也可以表示自己的担心“玩久了对眼睛不好”,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考虑时间的问题。不要简单粗暴的拒绝或者制止,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他们才会更加愿意执行。04规则要合理规则不能太过苛刻,要适当满足孩子的需求。我的一个亲戚,孩子5岁,他每周只让孩子玩5分钟,而且还必须一个星期都没犯错的前提下。结果孩子一见到别人玩手机,就凑上去,拉都拉不走。这种其实就是过于苛刻了。合理的规则是,孩子通过努力就能完成的,而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孩子玩手机,不愿意上学怎么办?前段时间,有位妈妈说,自己儿子上小学时是个不用管也能拿高分的好孩子,上了初一之后,他就变了,一学习就无精打采,总是提不起兴趣。但是玩手机游戏倒是兴致勃勃,一开始还会完成作业再玩手机,后来连作业都不写了,还不想去上学,还用自己不舒服当借口。这位妈妈还为此带他去看医生,结果检查什么问题都没有,折腾了一顿之后。父母都生气了,他们觉得孩子就是不想学习,想玩游戏、想偷懒、需要好好教训一下。孩子不爱学习的情况,实在是太普遍了。研究表明,在我国的中小学生中,高达70%的孩子具有厌学情绪问题,只有6%的孩子真的因为喜欢而上学。孩子们厌学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孩子会逃课;有的孩子爱玩手机不爱学习……大部分孩子没有表现出厌学的行为,但是心里是抵触的,只是机械般地学习和上课。所以,我们一定要搞清楚,很多孩子会厌学,玩手机和游戏只是其中一个原因。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他们通过什么办法逃避,而是有更深层次的原因。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先判断,孩子厌学的根源是什么。像上面那位妈妈的孩子,原本很优秀,但却不愿去上学,通常情况下是因为遇到了一些学习困难,或无法学习不适应,或和同学相处不愉快。而对于成绩差的孩子来说,不爱学习可能是缺乏兴趣、或者是学业上遭受太多挫折,缺乏自信等。我们需要更耐心和孩子沟通,了解真实的原因,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不是一味用责骂或者训斥的方式,很多父母用这一招,结果总是适得其反。实际上,父母有更多的接纳,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了解原因后,我们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帮助孩子重建对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帮助孩子面对人际关系的困难,还可以帮助他们培养一些学习之外的兴趣。没有兴趣专注于学习的话,一旦遇到挫折和困难,就会变成致命的打击。一个积极的兴趣爱好,可以在他们遇到挫折时快速找回自信,而不是从此一蹶不振,通过游戏寻求安慰。只有走心地陪伴孩子,主动关心和靠近孩子,制造美满的家庭氛围,才能从根本上让孩子愿意放下手机,把精力放在学习上。说来容易做来难,但作为家长,还是要负起责任。科学地引导孩子从这块小小的屏幕里的虚拟世界走出来,将目光看向更大的真实世界。欢迎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ss/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