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 http://m.39.net/pf/bdfyy/tslf/结核病是在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其中以肺结核最多见。肺外结核有结核性胸膜炎、淋巴结核、骨结核等。?抗结核病药是能抑制或杀灭结核分枝杆菌、预防和治疗结核病的药物。
一线药物: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链霉素。
二线药物:对氨基水杨酸(PAS)、乙硫异烟胺、丙硫异烟胺、卡那霉素、卷曲霉素、阿米卡星等。
一、异烟肼(H)作用特点:①口服吸收好。②高效、价廉。③对细胞内外均有作用④低浓度抑菌,高浓度杀菌⑤在肝内被乙酰化而灭活,经尿排泄
不良反应
?1、神经系统毒性:周围神经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四肢麻木、、痉挛烧灼感、肌肉萎缩刺痛;兴奋、头痛、精神异常、惊厥等。服用维生素B6可治疗和预防神经系统毒性反应?2、肝毒性:多见于50岁以上病人、快代谢型和嗜酒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
?3、过敏反应:偶见皮疹、药热、粒细胞缺乏等。
?4、急性中毒:大剂量可致昏迷、抽搐,
严重者死亡。
二、利福平(R)
?是人工半合成的利福霉素的衍生物,为橘红色结晶性粉末。
?抗菌谱广谱,对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有较强的杀菌作用。主要从胆汁排泄。分泌物(尿、粪、泪液、痰等)呈橘红色。?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2、肝损害:少数病人可出现黄疸、转氨酶升高、肝大,与异烟肼合用时较易发生。?3、过敏反应:?4、神经系统反应:头痛、眩晕、嗜睡、乏力、视物模糊和共济失调。
三、乙胺丁醇(E)
?抗菌机制对繁殖期结核杆菌有较强抑制作用。
与二价金属离子络合,干扰菌体RNA合成
?耐药性不易产生耐药性
?主要与异烟肼、利福平合用
?不良反应
?较少;大剂量长期用药可致视神经炎,视力下降、视野缩小,红绿色盲或分辨能力减退。
四、吡嗪酰胺(Z)
?特点:?口服吸收迅速?酸性环境中作用增强,能在细胞内有效杀死结核杆菌?易产生耐药性?长期大量应用有肝毒性,联合用药参与短程疗法,不良反应明显减少。?抑制尿酸盐排泄,引起高尿酸血症和诱发痛风。五、链霉素(S)特点:发现最早穿透力弱易产生耐药性耳毒性强调联合用药,尤其结核病急性期抗结核病药的临床应用原则
1.早期用药
结核病早期多为渗出性反应,病灶区域血液循环良好,药物易渗入,此时机体的抗病能力和修复能力也较强,且细菌正处于繁殖期,对药物敏感,故疗效显著。
2.联合用药为了增强疗效、降低毒性、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一般:二联异烟肼+利福平
严重:三联异烟肼+链霉素+吡嗪酰胺
抗结核病药的用药护理
1、长期服用异烟肼每天剂量超过0.5g时,注意观察有无周围神经炎症状,同时注意加服维生素B6。因本药可影响正常糖代谢,糖尿病患者应该注意血糖的变化,防止病情恶化。异烟肼不宜和抗酸药同服。
?2、利福平宜空腹服用,其排泄物可将尿液、唾液、泪液等染成橘红色,应提前告知病人对健康无影响。其胶囊遇湿不稳定,光照易氧化,一旦变色、变质不宜服用。
?3、服用乙胺丁醇期间应该注意病人视力的变化和红绿色辨别力,出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立即停药。一般服用期间2-4周作一次眼科检查。
?4、吡嗪酰胺可抑制尿酸盐的排泄而诱发痛风,应注意关节症状,并定期检查血尿酸。
?5、服用对氨基水杨酸期间,应嘱咐病人多饮水,以防止出现结晶尿或血尿。胃、十二指肠溃疡者禁用。
?6、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吡嗪酰胺单用或联用时,要定期检查肝功能,若出现发热、厌油、乏力及肝区不适等症状要及时报告医生。
?7、本类药物静脉滴注时应新鲜配制,对氨基水杨酸静滴应避光、热。
?8、口服对胃刺激大,可和食物同服。利福平、吡嗪酰胺应晨起顿服,其他药物应在每日相同时间餐前1小时或餐后1小时顿服,亦可晨起顿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ss/4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