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坤鹏论聊聊技术派一辈子至爱的那些图形们


股票其实比任何生意都赚钱,但是能做好的人只是少数人,把创业的时间投入股票多多学习,哪怕每年有百分之5的资产回报,虽然利润率很低,但30年下来,你绝对是一个土豪。

自从春节期间集中学习了一些哲学知识后,坤鹏论的认知基石又有了天翻地覆的进化,最直接的变化是看开,看淡。

其实,中国人为什么容易焦虑,容易偏激,容易一条道走到黑,就是从小所受的哲学教育一不够、二单一。

坤鹏论正在好好准备,过些天写一篇关于学习哲学的心得,在这里就不多聊了。

股票投资中不管是价值派还是技术派,它们其实都是一种哲学,一种专门探究股市和股票的哲学,在都还没有解开“到哪里去(对未来的预测)”这个迷之前,没有谁对谁错,没有谁高谁一等。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坤鹏论是坚定的价值投资派,但对技术派也开始更多理解,没有深入了解就不能横加指责,毕竟人家也发展了百年,如果全无用处,也不会拥趸无数。

客观讲,技术分析重度依赖的图表确实能够体现出股民心理变化,而短线交易中80%是多方和空方的心理博弈,所以图表起码可以更形象、更直观地让人实时看出两方博弈的战况以及事后进行回溯。

其实,股市就是一个生态圈,投机是一种生态,投资也是一种生态,长期是一种选择,短线也是一种选择,它们虽然理念互斥,却谁也无法离开谁。

试想,如果没有短线投资者竭力打压股票市场的行为为市场提供流动性,如果大家都是长期型投资者,那股市会变成什么样子。

很明显,没有交易,死水一潭。

而巴菲特和其他一些想购买并长期持有的投资者将很难找到卖家,如果股市上卖家不足,如果股票几个星期或者哪怕几天不交易,它真正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想明白这些,坤鹏论相信,不管你是哪一派,都应该感谢其他派别的存在。

而每当打开股票软件,扑面而来的就是图形,如果完全不明白它们代表着什么,实在也有点说不过去,所以,坤鹏论今天就来稍稍普及几个最基本的技术图形的知识。

一、技术图形的来历

查尔斯·亨利·道是公认的技术派鼻祖,尽管他只写文章没出过书,也没讲过自己的观点是理论,但后人根据其文章、思想以及补充延展出来的道氏理论却实实在在地为技术派开启了先河。

但《道氏理论》一书中大部分还是文字以及少量的表格,基本没有后世技术图形的影子。

后来,有两个美国牛人出现了。

一个叫罗伯特·D·爱德华,他是道氏理论的忠实拥趸,由于研究深厚,被称为道氏理论大师。他的厉害之处在于提出了形态分析、趋势和支撑—阻力面,并将这个理论整理成章,加以扩展,精化为技术分析原理。

另一个叫约翰·迈吉,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他建立了著名的股价图形绘制方法,对股票市场从工程角度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被誉为“技术分析之父”。

正是这两位牛人一起合写了《股票趋势技术分析》,该书于年出版,轰动投资界,被誉为“华尔街技术分析圣经”。

书中呈现了爱德华和迈吉在研究过难以计数的股票的多年长期趋势后,发现的许多特征形态(现在我们称之为技术图形),这些形态反复出现,显然具有预测价格的潜质,他们仔细地在书中描述了所有这些形态,并加以分门别类。

此书的出版一统了技术分析的江湖,将其正式带入历史轨道,登堂入室,成为股票投资的一大门派。

迈吉在该书第四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自从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的许多年里,股票市场“以十分相同的古老的节奏重复着同样古老的运动。”第一版罗列的几乎所有的技术性现象从那时起已经出现过许多次,并且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预期股票的这些脾性将会在以后的岁月里有实质性的改变,除非社会经济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例如完全废除了自由市场。

《股票趋势技术分析》就像价值投资之父格雷厄姆所写的《聪明的投资者》一样,是技术派的圣经,至今无人超越。

该书到年共修订出版了10版,一本20世纪中期写的书直到今天还保持着实用性和重要性,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再往后,20世纪70年代,英国金融咨询家布莱恩·马勃发明了基于移动平均线分析股票价格变化的“金叉”和“死叉”概念。

年,技术分析大师威尔斯·威尔德出版了《技术交易系统新概念》,为当时流行的主观技术分析带来了一股客观分析的新浪潮,一举奠定了其计量交易领域的先驱地位,其中他的RSI、SAR等指标更成为现代技术分析的标准规格。

在这本书中威尔德描述了一个他称之为“相对强弱指数”的公式,该公式有效地反映了市场在极度乐观和极度悲观之间反复波动的情绪气氛。

对于技术图形,有高手这样总结道:“K线是市场的脚步,成交量是市场的情绪,均线系统是整个市场的脉络,分时走势图则是构成市场的最基本元素。”

二、K线图

K线图又叫蜡烛图、日本线、棒线等。

它起源于18世纪日本德川幕府时代(年~年)的米市交易,用来记录米价每天的涨跌,因为其标画方法具有独到之处,后来人们把引入股票市场价格走势的分析中,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股票、期货、外汇、期权等证券市场。

由于用这种方法绘制出来的图表形状颇似一根根蜡烛,加上这些蜡烛有黑白之分,因而也叫阴阳线图表。

那为什么叫K线呢?

实际,在日本的“K”并不是写成“K”字,而是写做“罫”(日本音读ki),K线是“罫线”的读音,K线图称为“罫线”,西方以英文第一个字母“K”直译为“K”线,由此发展而来。

K线是如何画出来的呢?

首先我们找到该日或某一周期的最高和最低价,垂直地连成一条直线;然后再找出当日或某一周期的开市和收市价,把这二个价位连接成一条狭长的长方柱体。

假如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高(即低开高收),就以红色表示,或是在柱体上留白,这种柱体就称之为“阳线”。

如果当日或某一周期的收市价较开市价为低(即高开低收),则以绿色表示,或是在柱体上涂黑色,这柱体就是“阴线”。

通过K线图,人们能够把每天或某一周期的市况表现记录下来,股价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在图上就形成了一种特殊区域或形态,不同的形态显示出不同的意义,人们可以从这些形态的变化中摸索出一些规律,从而预测市场的趋势。

K线图的基本用途就是寻找“买卖点”,但是,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它并不能做到%准确。

更令人头疼的是,面对同样的K线图,许多人的分析结果还会存在差异,所以,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必须长期观察,至少经历一个完整的牛熊市,才能深刻理解K线图具有的含义。

另外,所有的股票中都有主力存在,只是它们的性质不同,强弱不同,善恶程度不同,表现方式不同。

表现主力所有性质和意图的最好方式是K线图,因为现有的股票信息除了K线外都可以低成本造假,而K线是实实在在用金钱堆起来的,也就是说K线造假是所有股票虚假信息中成本最高的一种。

在技术分析中,还要学会看K线组合,它指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K线组合形成的某种形态,预示着某种股票价格运动趋势。

技术派认为,一些典型的K线或K线组合会在股市运行过程中不断重复出现,如果掌握了这些规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股票操作的胜算,比如:底部K线组合出现时,预示股价很快就会上升,投资者要赶紧建仓,顶部K线组合出现时,则预示着市场风险已大,投资者要及时获利了结。

三、缺口理论

在K线图中会出现缺口,有人对其研究后又发展出了缺口理论。

坤鹏论觉得,技术派真的不容易,他们把图看到了淋漓尽致,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规律的细节。

缺口意味着价格跳过了一段范围,在这个范围内没有任何交易,比如:某一天的价格和前一天的价格没有任何重叠,价格之间存在一个“缺口”。

为什么技术派会认为这种现象特别有意义呢?

因为它代表着缺口范围内买方或卖方的绝对真空,市场上涨时如果出现缺口,那说明在这个范围内绝对没有卖方,大家都不卖,自然价格还要涨,意味着上升趋势可以全速前进。

根据图形确定买卖双方的力量,这就是投机大师杰西·利弗莫尔少年时代的中心思想,那时他利用这个原理狠狠地敲了投资商一笔。

用利弗莫尔自己的话来说,他寻找上涨阻力最小的图形,他在缺口中看到的当然是没有任何阻力,这实际上是强烈的心理信号。

缺口主要有四种:普通缺口、突破缺口、持续性缺口、衰竭性缺口(消耗性缺口)。

坤鹏论本来已经把它们的定义都写了出来,但在第二遍修订文章时,还是忍痛将其全部删除,因为怎么看缺口并判断趋势真不是一下子就学会的,放在这里也是给大家徒增烦恼。

四、分时走势图

分时走势图是技术分析中最微观的部分,也是技术派在短线交易时必须要熟练掌握的部分。

分时走势图也叫即时走势图,它是把股票市场的交易信息实时地用曲线在坐标上加以显示的技术图形。

坐标的横轴是开市的时间,纵轴的上半部分是股价或指数,下半部分显示的是成交量。

分时走势图分为指数分时走势图和个股分时走势图两种。

(1)指数分时走势图

白色曲线:表示大盘加权指数,也就是证券交易所每天公布的大盘指数。

黄色曲线:大盘不含加权的指数,就是不考虑股票盘子的大小,将所有股票对指数的影响看作相同而计算出来的大盘指数。

红绿柱线:在黄白两条曲线附近有红绿柱状线,该柱状线是大盘即时买盘和卖盘比率。红柱线的增减表示上涨买盘力量的增减,绿柱线的增减表示下跌卖盘力度的强弱。

黄蓝色柱线:在黄白曲线图下方还有黄蓝柱线,用来表示每1分钟的成效量,单位是手。

(2)个股分时走势图

白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的成交价格。

黄色曲线:表示该种股票即时成交的平均价格,也就是当天成交总金额除以成交总股数,也叫均价线。

黄蓝色柱线:黄白曲线图下方的黄蓝柱线,用来表示个股每1分钟的成交量。

成交明细:在盘面的右下方为成交明细栏,动态显示每笔成交的价格和手数。

委买五档:为5种委托买入价格,其中买一是最高申买价格。

委卖五档:为5种委托卖出价格,其中卖一是最低申卖价格。

委买手数:是指所有委托买入手数相加的总和。

委卖手数:是指所有委托卖出手数相加的总和。

现手:已经成交的最新一笔买卖的手数,在盘面的右下方为即时每笔成交明细,红色向上的箭头表示以卖出价成交的每笔手数,绿色箭头表示以买入价成交的每笔手数。

外盘:成交价以卖出价成交的手数总和,国内股票软件一般用红色数字表示。

内盘:成交价以买入价成交的手总总和,国内股票软件一般用绿色数字表示。

如果外盘累计数量比内盘累计数量大很多,表示很多人在抢盘买入股票,这时股票有股价上涨趋势。

反之,当内盘累计数量比外盘累计数量大很多,而股价下跌时表示很多人在强抛卖出股票。

其实这两个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因为主力或游资可以利用外盘、内盘的数量来进行欺骗,而且它并不是在所有时间都有效,在许多时候外盘大,股价并不一定上涨;内盘大,股价也并不一定下跌。

委买委卖手数:代表即时所有股票买入委托上5档和卖出下5档手数相加的总和。

委比数值:是委买委卖手数之差与之和的比值。当委比数值为正值时,表示买方力量较强,上涨的几率大;当委比数值为负值时,表示卖方的力量较强,下跌的几率大。

量比:当时总成效手数和近期平均成交手数的比值,比如:量比数值大于1,表示这个时刻的成交总手量已经放大,如果量比数值大于1,表示这个时刻的成交总手量已经放大;如果量比数值小于1,表示这个时刻成交总手量在萎缩。

技术投资者看指数分时图是有技巧的,他们主要看以下5个重要时间段:

开盘15分钟:有经验的投资者能根据开盘15分钟的走势,基本判断出全天的行情走势。技术派认为,15分钟的要点,一是看量,和前几个交易日的量做对比,二看哪些板块领涨或领跌,从而判断其后劲以及对大盘的影响,三看大盘整体涨跌幅度,以判断全天的走势。

开盘1个小时:可以说大盘把早盘各方面的消息已经消化1小时了,各主要交易主体经过这1小时的买卖,基本已经完成了动作,给全天行情定了基调。

不过,这个基调不是说全天的行情会按照第一个小时的趋势来运行,而是说能够从中体察到多空双方力量的对比,同时它也是对开盘15分钟情况的一个验证。

午盘前后的两个交易小时:也就是早盘10:30~11:30和午后1:00~2:00,这两个时间段的交易一般比较清淡,这是常态,不过也会有变数出现。看盘讲究不看常要看变,如果这一时段有板块异动(上涨和下跌),就要仔细分析,因为它可能扭转大盘的短线趋势,一般在早盘10:30~10:45或者午后1:30左右出现,这是中国股市的特征。

午后2:00到收盘:这个时间段非常重要,一般2:00左右大盘会再现一个转折,这个转折比较复杂,跌势可能转为涨势,涨势可能转为跌势。也可能有主力试盘或诱多诱空动作。但这需要投资者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做出正确分析。

同时,大盘中短线有没有转折,也是在这个时段表现出来。这个时段充满了信号,既有希望,同时也陷阱多多,很多重要时点的转势信号,都是在这一时间段产生。

所以,此时如有异动,万万不能轻视。

最后半个交易小时:如果2:00左右大盘没有出现异动,那么焦点就集中在这最后的半个小时了,如果2:00左右转折没有成功,这最后半小时大多会顺应全天的走势,成为摇摆不定的投资者最后的选择时机。

不管这最后半个小时如何运行,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天早盘的行情走势,所以做短线的技术投资者对这最后半小时都会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qx/728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