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sac综合征又称为视网膜耳蜗脑血管病变,是一种罕见的脑血管病,易误诊为多发性硬化(MS)和脑炎等。本文便介绍了一例Susac综合征,通过患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以及视力丧失、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的症状,相信可以更好地了解该疾病的诊疗。
医脉通编译整理,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患者女,23岁,突发右额枕痛6天
患者女,23岁。既往有16年无先兆偏头痛病史,偏头痛每1至3个月发作一次,呈搏动性,与对光的敏感性有关,并随着睡眠而消退。没有血栓、流产、高血压、高脂血症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无溃疡、皮疹史。无药物过敏史。无卒中、高凝状态或心脏病的家族史。主因突发右额枕痛6天就诊。但此次头痛发作与既往不同。5天前,患者自觉右眼视野上方有“灰点”,继而间歇性右眼视力丧失,每次持续约45-60秒,左眼无异常。3天前,患者出现发作性眩晕,有天旋地转感,持续约30秒,与转头无关。1医院,未予特殊处理。后就诊于某院,入院第二天出现右耳听力下降伴耳鸣。查体右眼鼻前侧视野暗区。眼底正常。瞳孔反射正常。眼动正常,无眼震。余查体未见异常。
电解质、葡萄糖、糖化血红蛋白、促甲状腺素、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肾功能、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结果正常。蛋白S、蛋白C和抗凝血酶III活性以及凝血酶原GA突变和活化蛋白C抗性的测试结果正常。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β2-糖蛋白1IgM和IgG抗体以及抗心磷脂IgM和IgG抗体检测均为阴性。狼疮抗凝物筛查阴性。1:的抗核抗体检测呈阳性。
脑脊液检查:无色,压力正常,葡萄糖62mg/dL(50-75mg/dL),总蛋白质77mg/dL(5-55mg/dL),总有核细胞计数为1/mm(0-5/mm),红细胞计数为3/mm(0-5/mm)。
听力检查:双侧感音神经性耳聋,右耳比左耳更严重,双侧鼓膜活动性正常。
眼底成像:右眼黄斑颞上方高亮影(图1A),轻微左眼颞上方高亮影(图1B)。
图1眼底成像
眼底的广角照片显示右眼黄斑颞上方的视网膜变白(图1A,箭头)和左眼颞上方小区域的视网膜变白(图1B,箭头)。
荧光造影血管成像:右眼上颞区2分支血管充盈延迟,1分支注射荧光剂39秒仍未显影(图2A),左眼鼻下方及颞下方2分支未显影(图2B)。注射荧光剂5分钟后可见双眼血管周围区域造影剂滞留(图2C和D)。
图2荧光造影血管成像
荧光素血管造影获得的图像显示右眼小动脉(图A,箭头)和左眼几个外周小动脉(图B,箭头)无灌注。注射荧光剂5分钟后获得的图像显示右眼和左眼的血管周围染色(分别为图C和D)。
患者视觉障碍局限于右眼,考虑为右侧视神经或视网膜病变。
视神经炎:青年女性,突发视觉障碍,应考虑视神经炎,但该患者视力正常,瞳孔光反射正常,不符合视神经炎诊断。
视网膜病变:结合患者眼科结果,患者症状应为视网膜病变所致。患者荧光血管造影证实视网膜中央动脉分支闭塞(BRAO),进而导致了患者的视野盲点。
但患者BRAO病因是什么呢?
栓塞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心源性栓塞?患者完善了易栓症等常规检查,未发现高凝状态及其他心脏病变证据。
感染:梅毒、病毒感染、结核、真菌等可导致视网膜炎,但患者未找到相关证据。
自身免疫病:白塞病、SLE、ANCA相关血管炎、结节病、Susac综合征等。
白塞病:一般有口腔、生殖器官溃疡,70%出现眼部症状如视网膜血管炎,但患者无口腔溃疡等病史。
SLE:1/3SLE患者可出现眼部症状,与SLE伴随的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也可以出现视网膜动静脉梗阻,但患者没有SLE其他证据如皮疹、肾病等。
ANCA相关血管炎:可出现葡萄膜炎,但葡萄膜炎较少导致孤立视网膜缺血。
结节病:50%以上结节病可有眼部症状,但结节病多影响视网膜小静脉,该患者仅为动脉受累。此外,患者也没有红斑、结节或肺部症状。
Susac综合征:患者有眩晕、听力下降等,提示前庭神经系统受累,提示Susac综合征可能。可进一步完善头MRI明确。
头MRI:胼胝体压部T1低信号,T2高信号,有增强影。局部软脑膜强化影,无占位效应。右侧丘脑、双侧放射冠、脑室周围高信号。胼胝体压部病变呈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图3)。
图3头部MRI
静脉注射造影剂前获得的T1加权图像显示胼胝体压部中央部分的低信号病变(图A,箭头)。病灶呈高信号FLAIR图像(图B,箭头),并且在使用对比剂后获得的图像上具有对比度增强(图C,箭头)。双侧皮层下白质中还有多个其他病变在FLAIR成像上呈高信号,并且许多有对比增强。没有与这些病变相关的占位效应。有软脑膜强化灶(图D,箭头)。也有灰质增强病灶,包括右侧丘脑的病灶(图E,箭头)。在放射冠中,有弥漫性血管周围实质强化(图F,箭头)。许多病变在DWI(图G,箭头)上显示高信号,在ADC(图H,箭头)上显示低信号。
患者的影像不支持MS、淋巴瘤、结节病等,符合Susac综合征特点。结合其他检查结果确定为Susac综合征。
予静脉甲强龙治疗续贯口服激素治疗。同时使用利妥昔单抗1次/周。患者因肌痛很快停用了吗替麦考酚酯。后使用硫唑嘌呤,因转氨酶升高,1年后停用。患者治疗后1周、7月、17月及23月分别进行了视网膜荧光血管成像,血管无明显改善,但因患者无视力障碍及新视野受损症状,故未改变治疗方案。头MRI于发病3、15及20月复查,无进展。在发病7月后复查听力,低频听阈有轻度进行性但临床无症状的下降。患者病情稳定2年后,可考虑逐渐减少药物用量。
讨论
Susac综合征是一种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累及眼、耳、脑的微血管病。容易发生于18-40岁之间的中青年健康女性,病程一般呈自限性,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无家族遗传或聚集的病例报告出现。通常表现为特定的、可不完全出现的三联征:即BRAO导致的视力丧失、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和神经功能障碍。在评估Susac综合征时,眼底检查是识别无症状视网膜缺血的关键。当Susac综合征以孤立眼、耳或者脑病症状出现时,诊断会有很大困难。可完善头MRI检查,可见1.胼胝体轮辐或雪球样病变;2.累及深部灰质核团表现症状各异,但是一但出现,特异性很高;3.常出现幕上混合性小的白质T2高信号;4.DWI像可见在内囊后肢珍珠串链样改变,在小脑中偶尔可见不明确的软脑膜增强。由于该疾病的罕见性和疾病本身呈现自限性趋势,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尚不明确。
医脉通编译自:PrasadS,YoungLH,BouffardM,GuptaR.Case37-:A23-Year-OldWomanwithVisionLoss.NEnglJMed.Nov29;(22):-.doi:10./NEJMcpc.Erratumin:NEnglJMed.Dec20;(25):.PMID:.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8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