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的近视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年我国5岁以上总人口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患有高度近视的总人口高达万。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患病率都超过70%,并逐年增加,青少年近视患病率已经高居世界第一位。近视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当代和未来人口素质的“国病”。
二、近视的危害
近视是指眼的屈光系统发育“不匹配”,光线通过眼球屈光系统后成像于视网膜前,简单地说就如同照相机的镜头不对焦了。中低度近视眼本身并不可怕,只是需要戴眼镜而生活不便。但高度近视时眼轴过度延长则带来很多潜在的眼科疾病风险,主要是眼底病变如: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脉络膜萎缩、黄斑出血、黄斑裂孔等,这些病变会严重影响视力和视觉质量。
三、近视预防的有效方法
对于未发生近视的儿童应积极预防近视发生。方法和措施可总结为“三板斧”。
1足量的户外活动
研究表明,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预防近视的发生。而户外活动能获得很好的近视预防效果的原因在于户外的光照度非常大,是室内光照度的几百倍。光照度,而非光谱,是近视预防的核心要素。所以预防近视的关键在于足够的照度,而非使用什么样的照明工具。
2减少近距离用眼
近视其实是一种生物进化的表现,很多孩子看近的时间比看远的时间还多,而过多的近距离工作会被身体认为“看近是主要的用眼状态”,减少近距离工作,尤其减少连续的近距离工作是预防近视的方法。一般说来,每连续近距离阅读40分钟,应休息远眺10分钟。
3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家长最关心的就是怎样发现儿童“近视的苗头”。传统的做法是,当发现孩子出现视物喜近、头位异常(偏斜)、看电视眯眼现象时就怀疑近视了。然而当上述情况发生时,常常近视已经发生,甚至是高度近视了。研究发现近视在-6.00D(度)以上的高度近视屡见不鲜。给儿童建立屈光发育档案则是最好的近视预警方法,应该从3岁开始就到正规机构为孩子建立眼屈光发育档案。
四、近视控制的有效方法1.验配合适的眼镜
不同儿童的近视发生和近视状态是不同的,验配眼镜也不能“一刀切”。需要结合眼位、调节力、屈光状态等多种因素来考虑给配镜处方的。配镜处方不但需要“准确”的验光,更需要视功能、双眼视检查等多种视光学检查结果的参考。——配镜“合适“比”准确“更重要。
2.角膜塑形
研究证明角膜塑形对儿童近视进展有明确的、有效的控制作用,但角膜塑形镜的验配有较严格的适应证和指针,并且价格相对较贵。角膜塑形镜有较强的医学属性,配戴的孩子一定要遵医嘱,并按期复诊。
3.低浓度阿托品
大量的研究发现低浓度阿托品(0.01%)可以有效延缓儿童近视的发展,是最有前景的药物近视控制方法。但长期使用阿托品可能会出现畏光、看近困难、接触性结膜炎、口干等不良反应,要注意及时复诊,咨询医生。
五、中医药近视防控
针对近视儿童不断增加,近视度数不断增长的现状,我们除了有近视控制的“三板斧”,更有中医特色诊疗。
1、眼周穴位按摩、耳穴按压:有效缓解疲劳,控制近视发展;
2、中医离子导入、刮痧、中药熏蒸、针灸等:缓解疲劳、干眼症,控制度数,预防高度近视眼底病变。
眼科简介
医院眼科是以中医优势为依托,在中西医结合的特色诊疗理念指导下实现了优势互补,增效提质的治疗目标,特别是在眼底病、干眼症和角膜病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现有医护人员28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3人。
专家团队杨淑焕
眼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陕西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陕西省中医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技术,治疗眼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尤其对眼底出血、黄斑变性等治疗有丰富经验。
门诊时间:周一、周四、周六全天
霍润林
主任医师。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治疗角膜病、色素膜病、视神经病(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眼底病(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变性、糖网病等)及眼科疑难杂症。
门诊时间:周二、五上午
吴雪梅
副主任医师。兼任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西安市中医学会常务委员。擅长采用中西医结合诊疗技术,治疗干眼症、视疲劳、玻璃体混浊等西医棘手疾病。
门诊时间:周一查房、手术。门诊周二、三、五、六全天
韩治华
副主任医师。兼任西安市中医学会常务委员。擅长治疗小儿近视、远视和干眼症等疾病。
门诊时间:每周一、周日全天
吴沂旎
主治医师。擅长治疗常见眼表疾病,各类原因引起的眼底出血,黄斑病变等。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冀璐
主治医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炎、干眼症等眼表疾病及眼底疾病。熟悉青少年屈光不正、弱视的治疗。
上班时间:周一至周五
稿件来源:眼科
编辑排版:党办孟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4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