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译文JAMA尸检病理挑


一名62岁的男子出现意识模糊,被诊断为脑炎,病因不明,继而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但是病情尚稳定。5个月后,睡醒觉后又出现双眼失明。神经系统检查双眼无光感,其余神经系统检查结果正常。头颅磁共振成像显示颅内多发病灶,给予激素和血浆置换治疗。患者视力轻度改善。患者被转移到一个长期护理机构,在那里意识模糊越来越重,最终死亡并进行了尸检。本文针对患者疾病的鉴别诊断、神经病理学机制、最终诊断进行讨论。

JAMANeurol.;70(7):-.doi:10./jamaneurol..

PublishedonlineMay27,.

患者,男,62岁,右利手,表现为突发双眼失明。发病前几天,患者睡醒后出现无痛性左眼失明,医院住院治疗,2天后出现右眼失明,只能看到物体形状和阴影,并出现发作性膝关节痉挛(伸/缩)和姿势异常,不伴有意识改变。初始眼科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差(右眼,20/70;左眼,能见手摆动),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和左眼视盘水肿。裂隙灯检查正常。无大小便失禁,没有肢体力弱,无感觉障碍,为进一医院。

患者发病前5个月,因意识模糊被送往外院,诊断为病因不明的病毒性脑炎。头颅MRI示左侧颞叶内侧T2像高信号,伴有水肿。脑脊液(CSF)检查示淋巴细胞轻度升高,其他指标正常。脑脊液病毒学检查单纯疱疹病毒聚合酶链反应和肠道病毒、西尼罗河病毒抗体均阴性。脑电图(EEG)显示左侧颞叶痫性放电,给予左乙拉西坦治疗,患者出院后遗留有认知障碍,仍需要人照料。

患者既往有左肾细胞癌,1年前已行手术切除术,有丙型肝炎、糖尿病史。否认吸烟、饮酒及毒品接触史。患者是一名退休的航空机械师,很久以前接触三氯乙烯和甲醛。发病前几个月曾到过洪都拉斯。使用药物有阿司匹林肠溶片、左乙拉西坦、格列吡嗪、可定(瑞舒伐他汀)、胰岛素。

患者一般体格检查正常。神经系统检查发现:警觉性正常,自我和时间定向正常,空间定向力差,言语重复,能简单从嘱。由于患者不能保持眼睛不动,无法进行眼底检查。颅神经检查发现双眼视力差,无光感,无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余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LaboratoryandImagingStudies

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

患者进行了大量实验室检查(汇总如下表)。检查结果显示抗核抗体(ANA)阳性,血沉快,抗RO抗体阳性(干燥综合征抗原A),抗心磷脂抗体IgA阳性,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IgA和IgG抗体阳性,脑脊液蛋白高,寡克隆带增多,IgG合成率升高。

表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测

常规

CBC和CMP:正常

促甲状腺激素:正常

维生素B12:pg/mL,叶酸:32.8ng/mL

ESR:34

自体免疫

阳性

ANA滴度:1:

抗Ro抗体(SSA)

抗心磷脂抗体IgA抗体(64,正常11),IgG和IgM抗体正常

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IgA抗体(50),IgG抗体(11):升高。

B-2蛋白IgA抗体

阴性

dsDNA

细胞质型ANCAs,细胞核周型ANCA

类风湿因子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副肿瘤抗体

脑脊液

葡萄糖,48mg/dL;蛋白质,60mg/dL;红细胞计数,24/μL,白细胞计数,10/μL

ACE:正常。寡克隆区带:阳性。IgG指数:0.82。IgG合成率:16

细胞学检查:阴性。

感染

血液检查:HIV、RPR、莱姆病抗体,WNV抗体,干扰素,真菌培养,巴尔通体属IgG,和IgM抗体均阴性

脑脊液:培养、VDRL、弓形体Ab、隐球菌抗原、巨细胞病毒PCR、单纯疱疹病毒PCR,WNV抗体,肠道病毒PCR均阴性。

PPD:阴性。AFB培养:阴性。

尿液组织胞浆菌属抗原:阴性。

缩写,Ab:抗体,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FB:抗酸杆菌,ANA:抗核抗体,ANCAs: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BC:全血细胞计数,CMP:综合代谢,CMV:巨细胞病毒,CSF:脑脊液,dsDNA:双链DNA,ESR:红细胞沉降率,HIV: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PCR:聚合酶链反应,PPD:纯蛋白衍生物,RBC:红细胞;RNP:核糖核酸蛋白,RPR:快速血浆反应素,SSA:干燥综合症抗原A,SSB:干燥综合症抗原B,TB:结核,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VDRL:性病的研究实验室,WBC:白细胞,WNV:西尼罗病毒。

头颅磁共振显示基底节、下丘脑、颞叶内侧、视交叉、顶盖、脑干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T2像高信号(图1),磁共振增强未见病灶强化。胸部、颈部、腹部、盆腔CT未见肿瘤。

脑电图显示持续性θ波伴间断性δ波,未见痫性放电。

图1脑磁共振成像T2FLair序列

双侧大脑半球高信号(A),基底节(B-C),下丘脑(D),颞叶内侧(D-F),视交叉或者视束(E),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和顶盖(E-H)

ClinicalCourse临床诊疗过程

患者给予了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5天,随后进行了血浆置换,视力有轻度改善。几天后,患者出现右侧颈内静脉血栓、血小板减少、黑便。内镜检查发现反流性食管炎和胃糜烂,诊断为肝素诱导血小板减少症,进行了5次血浆置换。住院期间,胸部CT扫描(为排除肿瘤)意外发现右侧多发胸腔积液,并发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给予胸膜剥脱术和广谱抗生素治疗。复查头颅MRI示视束、双侧颞叶及顶盖病灶轻微好转。病情稳定后,患者被转送至长期护理结构。转送后几个星期,患者意识模糊越来越重,呈昏迷状态,他被送往外院治疗,头颅磁共振显示额颞叶多发病灶,最后患者死亡,并进行了尸检。

ClinicalDiscussion(DrSharma)

临床讨论

从临床表现看,尽管脑炎和急性视力丧失相差5个月,但二者可能是相同病因引起的。为了用一元论解释,我们考虑了脑炎及视力丧失共有的鉴别诊断,最初检查发现的左眼相对性传入性瞳孔障碍定位于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和/或者视束,而视力的丧失定位于视神经、视交叉或者视束,通过磁共振确定在视交叉和视束,同时伴有其他颅内病灶。

初步考虑存在血管性、感染、免疫、炎症及肿瘤等病因。

患者曾到过中美洲,因此需要考虑感染性疾病。患者前后2次头颅磁共振颞叶均受累,考虑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给予阿昔洛韦治疗,但没有效果。此外,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均阴性,其中包括单纯疱疹病毒PCR。

其他病因包括肿瘤(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视神经胶质瘤和脑胶质瘤)和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然而,头颅影像学结果不支持这些疾病。

根据脑脊液检查结果,自身免疫性或者炎症性疾病的可能性很高。最初血清学结果显示一些自身免疫标志物包括ANA、抗心磷脂抗体、抗Ro抗体阳性,这些免疫指标阳性不是某个病特有的,但是与狼疮脑炎、副肿瘤和非副肿瘤自身免疫性脑炎、干燥综合症、神经结节病、视神经脊髓炎(NMO)、NMO疾病谱(NMOSDs)相关。

已有报道,超过5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可有中神经系统症状,且表现各异,但中神经系统症状很少作为SLE的首发表现。美国风湿病学会(ACR)概述了19种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NPSLE)综合征,包括脱髓鞘综合征、癫痫发作、急性意识模糊状态、颅神经病变、运动障碍、脊髓病变。可发生视神经炎,且常为双侧受累。已有报道中枢神经系统狼疮表现类似边缘叶脑炎的病例。与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ANA、血沉、抗双链DNA、抗Sm抗体、抗磷脂抗体、抗核糖体P蛋白抗体和抗神经元抗体的升高。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磁共振成像可出现皮质/皮层下梗死,局灶性白质病变,对称性皮质下或脑室周围白质病变,以及视神经受累。脑脊液结果可正常或者细胞数增多、蛋白升高、寡克隆区带阳性和IgG合成增多。脑电图可能出现弥漫性慢波或局灶异常。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的诊断需要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CR)制定的神经精神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综合征标准,以及3项或者以上的ACR(非NPSLE)的SLE诊断标准。此患者不符合中枢神经系统狼疮的ACR诊断标准。然而,假如神经系统症状是SLE最初的表现,也许在病程后期符合ACR对于NPSLE的诊断标准。

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需要考虑,特别是患者既往有肾细胞癌。典型的累及大脑的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包括边缘系统脑炎、副肿瘤性脑脊髓炎、副肿瘤性小脑变性、视神经病变、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斜视眼阵挛-肌阵挛。各种抗体和相关的癌症与每个综合征相关。神经系统副肿瘤综合征的诊断需要临床表现、副肿瘤性抗体阳性、和/或肿瘤确诊。

表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测

常规

CBC和CMP:正常

促甲状腺激素:正常

维生素B12:pg/mL,叶酸:32.8ng/mL

ESR:34

自体免疫

阳性

ANA滴度:1:

抗Ro抗体(SSA)

抗心磷脂抗体IgA抗体(64,正常11),IgG和IgM抗体正常

抗磷脂酰丝氨酸抗体IgA抗体(50),IgG抗体(11):升高。

B-2蛋白IgA抗体

阴性

dsDNA

细胞质型ANCAs,细胞核周型ANCA

类风湿因子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副肿瘤抗体

脑脊液

葡萄糖,48mg/dL;蛋白质,60mg/dL;红细胞计数,24/μL,白细胞计数,10/μL

ACE:正常。寡克隆区带:阳性。IgG指数:0.82。IgG合成率:16

细胞学检查:阴性。

感染

血液检查:HIV、RPR、莱姆病抗体,WNV抗体,干扰素,真菌培养,巴尔通体属IgG,和IgM抗体均阴性

脑脊液:培养、VDRL、弓形体Ab、隐球菌抗原、巨细胞病毒PCR、单纯疱疹病毒PCR,WNV抗体,肠道病毒PCR均阴性。

PPD:阴性。AFB培养:阴性。

尿液组织胞浆菌属抗原:阴性。

缩写,Ab:抗体,ACE: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FB:抗酸杆菌,ANA:抗核抗体,ANCAs: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CBC:全血细胞计数,CMP:综合代谢,CMV:巨细胞病毒,CSF:脑脊液,dsDNA:双链DNA,ESR:红细胞沉降率,HIV:艾滋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SV:单纯疱疹病毒,PCR:聚合酶链反应,PPD:纯蛋白衍生物,RBC:红细胞;RNP:核糖核酸蛋白,RPR:快速血浆反应素,SSA:干燥综合症抗原A,SSB:干燥综合症抗原B,TB:结核,TPO: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VDRL:性病的研究实验室,WBC:白细胞,WNV:西尼罗病毒。

副肿瘤性视神经病变常呈无痛性进展,数天至数周出现双侧视力丧失,通常合并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相关抗体包括抗CV2/CRMP5型、P/Q型和N型钙通道,抗谷氨酸脱羧酶65亚型,抗视黄醛转导蛋白。最常见相关性肿瘤为小细胞肺癌,其他恶性肿瘤包括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和胸腺瘤。脑脊液结果显示轻度的单核细胞数高,蛋白升高,寡克隆区带阳性,和IgG合成增多。头颅MRI显示视神经炎,其他脑功能区也受累。

副肿瘤性脑炎临床表现多样性与受累的大脑的区域相关(如边缘系统、间脑、脑干),可表现为急性意识模糊、短暂性记忆丧失、情绪变化、癫痫发作、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嗜睡、高热、肌阵挛。与之相关的肿瘤包括小细胞肺癌、卵巢癌、乳腺癌、睾丸癌、胸腺瘤和霍奇金淋巴瘤。脑脊液检查无特异性,与炎性疾病相符合。磁共振可正常或者T2FLAIR显示颞叶、间脑和/或脑干呈高信号。脑电图显示单侧或者双侧颞叶痫性放电,如边缘系统受累呈慢波。

抗CRMP5被认为与视神经病变和脑炎均相关,如本例所见。也与小细胞肺癌、肾细胞癌、甲状腺癌和胸腺瘤相关。MRIT2加权像可见纹状体高信号,伴或不伴颞叶内侧受累。这些结果出现在我们的病人身上。然而患者副肿瘤相关抗体阴性,包括抗CRMP5抗体也阴性,胸部、颈部、腹部和骨盆的CT扫描也没发现任何肿瘤的证据。

另外一个重要的需要考虑病因是神经系统结节病,可以表现为多种多样的神经系统症状,也可累及神经系统的任何部位,好发于颅神经和软脑膜,但是脑和脊髓实质受累也有报道。影像学病灶常不对称,结节性,增强有强化。确诊需要组织活检。在此病例中,神经性结节病不太可能,主要是缺乏神经影像学特征和系统性结节的体征。

最近,因为对NMOSDs更多临床表现的认识和疾病病理生理的进一步了解,获得了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447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