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分析及青光眼随诊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的改变是青光眼眼底影像分析的一大重点,与视乳头(GON)分析的重要性并驾齐驱。如何判断患者眼底是否出现RNFL病变?为何青光眼性RNFL缺损总是“界限分明”?高度近视合并青光眼的患者,儿童青光眼患者如何诊断?通过标准化同步立体照相,系统科学的解读神经纤维层改变,将有力提升医生们青光眼的诊断及随访。典型的青光眼损害表现为视神经乳头损害与RNFL改变相符,评估RNFL改变不得不提到近年来大火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也就是大家口中的“OCT”。的确,OCT可以提供可以量化的“数值”,无论对医生还是患者都显得非常友善,这是其他任何检查方式都不具备的优点。但对于青光眼来讲,反而容易形成一种误区,即单纯依赖或迷信OCT,从而发生误诊。原因就在于OCT缺乏对眼底的整体评价,且没有儿童的正常值,类似视乳头发育不良、血管异常、高度近视或网膜前表面不规则等多种情况,均会造成仪器自动分析报告结果误判,医生在查阅OCT结果需要提高警惕,慎之又慎。也因此,在刚刚结束的WGC(世界青光眼大会)上,再一次确认了立体视神经照相是青光眼结构诊断的金标准。

评价RNFL首先要了解RNFL的分布特点,进而知道RNFL的分布具有个体性:

·与盘沿的连接具有连续性

·RNFL的较厚区与较薄区呈现平缓过渡

·呈现不同的聚集束

·与视盘发出的血管主干伴行

·颞上、颞下区的RNFL主干最粗大

·呈现立体厚度,并因血管而起伏

临床观察时,对于老年患者或者屈光不好的患者,神经纤维层整体不是很明显,医生可以通过观察血管清晰度,在同一张照片上自身对照来辅助做出判断。

神经纤维层缺损(RNFLD)分为青光眼性和非青光眼性(例如LHON或神经炎的水中消退期也可能会出现RNFLD)两种,拿到一张片子首先要判断是哪一种情况,具体的读片方式可以回顾上两节课中讲过的“5R读片法则”。

没有近视眼的青光眼患者在前期往往不会累及到乳斑束。反之,近视性的青光眼患者很多会出现乳斑束受影响的情况,且往往偏向颞侧(推测可能与眼轴拉长等因素有关)。对于近视眼患者,阅片不能只看视乳头,且体检建议散瞳检查。实际临床中伴有近视的年轻POAG患者容易漏诊,原因就在于:

·分离现象

·高度近视干扰(视乳头改变、大视杯、豹纹眼底、眼轴倾斜)

·正常或轻度升高眼压者多见

如果遇到眼底改变无法解释的原因,可以回顾患者病史,看视乳头发育是否规则来帮助判断。因为虽然理论上存在有分离现象病例,但也很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

每一位青光眼医生都明白随诊对于青光眼的重要性,而结构改变早于视野改变2年左右出现也已是国际公认。对于青光眼的结构随诊一般来讲,RNFL的随诊意义>GON的随诊意义(以儿童为例可看出,GON的变化较大)。早期的进展容易被过度诊断(血管搏动、光线、摄片角度),推荐使用KOWAWX3D同步立体眼底照相机,进行标准化摄片,随诊立体照。因为立体照相:

·综合信息丰富(包括血管)、直观

·视乳头边缘及内部的评价更为成熟

·对于RNFLD及进展评估更稳定

·利于鉴别不同原因的视乳头异常

如此,最终根据RNFL缺损在不同照片的一致性作出确定性诊断。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哪儿治得好
乌鲁木齐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36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