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炎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密卷一二三参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密卷一

参考答案与解析

1.E

药学的服务对象:广大公众,包括患者及其家属、医护人员和卫生工作者、药品消费者和健康人群。

2.B

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共用一种处方格式,都是淡红色,右上角标注“麻、精一”。

3.D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4.B

中药饮片应单独开具处方。

5.A

BDE选项属于不合理联合用药,C选项属于有禁忌证用药。

6.A

过度治疗用药表现在:滥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人血白蛋白、二磷酸果糖、肿瘤辅助治疗药等;无治疗指征盲目补钙。D选项属于不合理联合用药。CE选项属于有禁忌证用药。

7.D

必须做皮试的药物:“酶油用血清炒了四盘素菜”(口诀):酶、鱼肝油酸钠、血清、细胞色素C、青霉素、胸腺素、抗毒素。

8.B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成复方制剂,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后者保护阿莫西林免受开环破坏,抗菌活性增强。AE选项联用减少不良反应。CD选项联用增加药物毒性。

9.E

环丙沙星为化学药,所以收载二部,质量标准属于正文内容,故选E。《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为中药,二部为化学药,三部为生物制品,四部为通则和药用辅料。

10.A

BCDE是不宜使用葡萄糖注射液溶解的药品。

11.C

氯化钾注射液禁止直接静脉注射。

12.E

ABCD宜多饮水,E选项硫糖铝应限制饮水。

13.E

中国人BMI18.5为体重过低,BMI18.5~23.9为体重正常,BMI24~27.9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4.B

舌下片含服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含服后30分钟内不宜吃东西或饮水。

15.B

ACDE是不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的药品。

16.E

药品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为“肯定”的依据: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停药以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可能明显加重;有文献资料佐证;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的影响。E选项是“可能”的依据之一。

17.B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为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18.D

用药错误的原因:①管理缺失;②认知缺失或障碍;③操作失误(行为因素);④其他因素。AB属于其他因素,C属于操作失误,E属于认知缺失或障碍。

19.A

致病药物是药源性疾病的起因,因此治疗首先要考虑停用致病药物。

20.E

根据用药错误发生程度和发生后可能造成危害的程度,将用药错误分为A至I九级。

21.D

乳果糖对糖尿病患者慎用;对有乳酸血症患者禁用。

22.E

腹泻的病因与程度不同,用药则不同。急、慢性功能性腹泻宜首选洛哌丁胺;细菌感染性急性腹泻宜选用左氧氟沙星抗菌治疗,轻度患者可服小檗碱;腹痛较重或反复呕吐、腹泻宜选用抗痉挛药山莨菪碱。泛昔洛韦用于病毒性腹泻,双歧杆菌用于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

23.B

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症状为主者宜选苯丙哌林,一次20~40mg,一日3次。

24.E

粪外观临床意义:(1)稀糊状或水样粪便见于腹泻,或急性胃肠炎;若出现大量的黄绿色稀便并含有膜状物则应考虑伪膜性肠炎。(2)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3)黏液便见于小肠炎症,大肠炎症。(4)胨状便见于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5)脓血便见于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6)乳凝块便见于儿童消化不良。(7)鲜血便见于痔疮,肛裂,息肉。(8)柏油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9)白陶土便见于阻塞性黄疸。(12)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

25.B

甲硝唑有强大的杀灭滴虫作用,滴虫性阴道炎首选甲硝唑。

26.D

口服含伪麻黄碱制剂的老年患者和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抑郁症及哮喘等患者、12岁以下儿童在使用前应向医师咨询。

27.B

三叉神经痛首选卡马西平,如无效可继服苯妥英钠或氯硝西泮等药物。

28.C

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纯属对症治疗,并不能解除疾病的致热原因,由于用药后改变体温,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的诊断,故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d,如症状未缓解或消失应及时向医师咨询,不得长期服用。

29.B

利福平:①常见不良反应有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肝功能受损。②服药后排泄物呈橘红色。③长期大量用药时,不良反应多且严重,如流感样症状、血液系统反应和肝毒性。④肝功能不全者慎用,用药期间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⑤是CYP3A4的强诱导剂,可加速多种药物的代谢如口服避孕药、HIV蛋白酶抑制剂、环孢素、维拉帕米(异搏定)、妥卡尼、普罗帕酮、甲氧苄啶、香豆素或茚满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药、促皮质素、氨苯砜、洋地黄苷类、丙吡胺、奎尼丁。这些药物与利福平合用需增加剂量。应用利福平时,应选择非激素类避孕药或采用其他避孕方法。

30.A

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的起效时间慢,作用较弱,一般连续应用4周后才见疗效,且有蓄积性,仅适用于轻、中度哮喘和COPD稳定期的控制,或合并应用以减少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的剂量;在治疗COPD时不宜单独应用;对12岁以下儿童、妊娠及哺乳妇女宜在权衡利弊后慎重应用。

31.C

“高TG血症”与“以高TG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都应该首选贝特类,如非诺贝特;“高TC血症”与“以高TC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都应该首选他汀类,如氟伐他汀。

32.D

ACEI禁忌症为双侧肾动脉狭窄,高钾血症及妊娠期妇女;ARB禁忌症同ACEI;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禁忌症为2~3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力衰竭;噻嗪类利尿剂禁忌症为痛风;α受体阻断剂禁忌症为心力衰竭者和直立性低血压者;β受体阻断剂禁忌症为高度心脏传导阻滞。

33.B

胃食管反流的患者避免使用可能加重反流症状的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β受体激动剂、茶碱类、硝酸盐、镇静剂、雌激素。停服多西环素、氯化钾、铁剂、奎尼丁、阿仑膦酸盐等可能引起食管损害的药物。阿仑膦酸盐广泛用于骨质疏松,正确方法是空腹用~ml白开水送服,并保持立/坐位30分钟。

34.B

别嘌醇痛风急性期禁用,不仅无抗炎镇痛作用,而且会使组织中的尿酸结晶减少和血尿酸下降过快,促使关节内痛风石表面溶解,形成不溶性结晶而加重炎症反应,引起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通常在痛风发作控制后2周开始服用,但对在缓解期已应用的患者在急性发作时可继续应用。

35.B

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和抑制成骨细胞的骨骼形成。对于长期用药且存在其他骨折危险因素或T<-1.0的患者,治疗上可应用双膦酸盐,补钙和维生素D。

36.B

国内常用的溶栓药物有尿激酶、链激酶或阿替普酶,华法林、低分子肝素、利伐沙班为抗凝药物,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

37.D

上述选项中,非洛地平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氢氯噻嗪为利尿剂,甲基多巴为血管扩张剂,倍他洛尔为β受体阻断药,卡托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38.E

本主题主要考察抗高血压药的不良反应。β受体阻断剂可导致支气管痉挛故高血压合并支气管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血管紧张素Ⅰ转化酶抑制剂可导致血钾升高故高血压伴有高血钾的患者不宜使用。

39.A

维生素K1可拮抗香豆素类药物作为解毒药。

40.C

乙酰半胱氨酸用于对乙酰氨基酚过量所致的中毒。

CDAB

药物不良反应:阿昔洛韦—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量运用头孢菌素—凝血障碍;人促红素—再生障碍性贫血。

DBAC

驱虫药清晨空腹服用。餐前用药的有:胃粘膜保护药、促胃动力药等。餐中用药的有:灰黄霉素、减肥药(奥利司他)等。餐后用药的有:维生素B1、B2、利尿药(氢氯噻嗪)等。睡前用药的有:催眠药、钙剂、平喘药等。非甾体抗炎药有些餐中用药,如舒林酸—与食物同服镇痛作用持久,有些餐后用药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

ABE

泡腾片:严禁直接服用或口服。舌下片:服药用后30分钟内不得进食或饮水。滴眼剂:同时使用2种药液应该间隔10分钟。缓释片:整片吞服,严禁咀嚼或掰碎分次服用,服药时间宜固定。

ABED

Ⅰ期临床试验:初步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阶段。试验样本数20~30例;Ⅱ期临床试验:治疗作用的初步评价阶段。对目标适应证患者多中心试验治疗作用和安全性。试验样本数多发病不少于例,其中主要病种不少于例;Ⅲ期临床试验:验证药物对目标适应证患者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最终为药物注册申请获得批准提供充分的依据。试验样本数不少于II期;Ⅳ期临床试验:上市后药品临床再评价阶段。试验样本数不少于0例。

EAD

①半衰期小于30分钟: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一般需要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也可分次给药,但维持量要随给药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②半衰期在30分钟~8小时: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的方便性。治疗指数低的药物,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也可静脉滴注给药;治疗指数高的药物可以每l~3个半衰期给药1次;③半衰期在8~24小时:每个半衰期给药1次,如果需要立即达到稳态,可首剂加倍;④半衰期大于24小时:每天给药1次较为方便,可提高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如需要立即达到治疗浓度,可首剂加倍。

AB

肾上腺皮质激素用量过大可能会引起尿葡萄糖。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药(氯丙嗪)等药物,可引发肾毒性蛋白尿。

EAD

可用于5岁以下儿童紧急退热的是20%安乃近溶液滴鼻。贝诺酯是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于阿司匹林,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长。适用于老年人和儿童的解热镇痛药是对乙酰氨基酚。

DC

解热镇痛药作为退热连续服用不得超过3日,对乙酰氨基酚作为镇痛连续服用不得超过10日。

BDA

伪麻黄碱收缩血管,升高血压,有心脏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者慎用。阿司匹林抗凝血,有出血倾向者禁用。可待因的中枢镇咳作用影响痰液的排除,慎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

BCE

咖啡因可缓解嗜睡,增强解热镇痛药作用。伪麻黄碱收缩鼻黏膜血管,缓解鼻塞。氯苯那敏可减少打喷嚏和鼻溢液,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

CED

进食蛋白质食物过多者引起的消化不良可选用胃蛋白酶。进食脂肪过多引起的消化不良可选用胰酶。食欲减退主要由于缺乏维生素B引起,可选用干酵母进行治疗。

EDA

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选用双歧三联活菌制剂。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腹泻可选用左氧氟沙星、小檗碱(黄连素)。激惹性腹泻选用蒙脱石,可同服乳酶生、微生态制剂。抗动力药地芬诺酯用于非感染性急、慢性腹泻,不适于幼儿。

CABE

可用于紫癜辅助治疗的药物是维生素C,可用于治疗夜盲症的药物是维生素A可用于治疗口腔溃疡,大剂量服用后,尿液可能呈黄色的药物是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K1是促凝血药。

BCE

茶碱的血药浓度适宜范围是5~20ug/ml。糖皮质激素长期大量吸入会诱发真菌感染,使用后漱口保持清洁。

ABC

糖皮质激素类如布地奈德用药3~7天才显效。孟鲁司特、扎鲁司特属白三烯受体阻断剂,用药4周才显效。羧甲司坦是黏痰调节剂。

DBC

尿液可呈橘红色的抗结核药是利福平。可能出现球后视神经炎的抗结核药是乙胺丁醇。可引起耳蜗神经毒性不良反应的药物是链霉素。“红利”“目不识丁”。

91.B

92.D

发热(发烧)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当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超过37.3℃、腋下温度超过37.0℃,昼夜间波动超过1℃时即为发热。按体温状况,发热分为:低热:37.4℃~38℃;中等度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

93.B

94.E

95.E

解热一般不超过3d,症状未缓解及时就医。两次用药间隔一定的时间(4~6h)。解热镇痛药对胃肠道有刺激,餐后服药。WHO建议两个月以内的婴儿禁用任何退热药。儿童体温达到39℃经物理降温无效时,可适当用药,最好选用含布洛芬的混悬液或含对乙酰氨基酚的滴剂。但不宜用阿司匹林。

96.D

97.D

98.C

99.B

.A

.A

.C

.B

.B

.A

.D

.A

.C

.D

.D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首选服用叶酸+维生素B12来治疗。

.ABCDE

可使驾驶员视物模糊或辨色困难的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布洛芬、吲哚美辛。解除胃肠痉挛药东莨菪碱、阿托品。扩张血管药二氢麦角碱。抗心绞痛药硝酸甘油。抗癫痫药卡马西平、苯妥英钠、丙戊酸钠。抗精神病药利培酮。

.ACD

老年人的药效学特点:①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敏感性增高。②对抗凝血药的敏感性增高。③对利尿药、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高。④对β受体激动剂与阻断剂的敏感性降低。

.ABCE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意义:①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②减少ADR的危害。③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BCD

期刊杂志属于一级信息源;文摘、数据库(文摘数据库或全文数据库)、索引属于二级信息源;教科书、手册、指南、目录、杂志上的综述以及互联网上的药物信息和数据库等属于三级信息源。

.ABE

肽激素类,如人生长激素、人促红素或重组人促红素、促性腺激素等的作用是刺激骨骼、肌肉和组织的生长发育,故运动员禁用。

.ABCDE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判定为用药不适宜处方:①适应证不适宜的;②遴选的药品不适宜的;③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宜的;④无正当理由不首选国家基本药物的;⑤用法、用量不适宜的;⑥联合用药不适宜的;⑦重复给药的;⑧有配伍禁忌或者不良相互作用的;⑨其他用药不适宜情况的。

.ABCE

D应为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用药时,应当注明原因,并由医师再次签名。

.ABDE

重度至危重度哮喘急性发作期,需持续雾化吸人SABA联合雾化吸入短效抗胆碱药、激素混悬液以及静脉茶碱类药物,吸氧,尽早静脉应用激素,待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后改为口服。

.ABDE

维A酸用于治疗痤疮,初始时可出现红斑、灼痛或脱屑等反应,继续治疗后效果在2~3周后出现,一般须6周后达到最大疗效。但不宜涂敷于皮肤皱褶部如腋窝、腹股沟处;不宜接触眼或黏膜部;用药部位要避免强烈的日光照射,宜在晚间睡前应用,对有急性或亚急性皮炎者、湿疹者、妊娠期妇女禁用。维A酸与过氧苯甲酰联合应用时,在同一时间、同一部位应用有物理性配伍禁忌,应早晚交替使用,即夜间睡前应用维A酸凝胶或乳膏,晨起洗漱后应用过氧苯甲酰凝胶。

.CD

微生态制剂主要用于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腹泻,或由寒冷和各种刺激所致的激惹性腹泻。但对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早期不用,此时应用无效;在应用抗感染药和抗病毒药后期,可辅助给予,以帮助恢复菌群的平衡。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

密卷二

参考答案与解析

1.D

2.B

本题考查药学服务重要人群中的特殊人群。本题的“陷阱”是混淆“重要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区别。“特殊人群”是指处于特殊生理期与病理状况的人群,而药学服务的“重要人群”是指容易出现“与用药有关”问题的用药人群,“特殊人群”包括其中,而且是药师最应该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中科白癜风医院康复经历分享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pl/25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