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我院耳鼻咽喉科成功治疗一例侵袭性真菌性视神经病患者,经过及时诊治,有效地减轻了患者的头痛症状,防止了真菌的进一步扩散感染,挽救了生命。
本次手术由鼻科专业组倪丽艳主任医师团队完成,经过护理团队的精心护理,患者恢复良好,这是今年成功救治的第2例侵袭性真菌性视神经病。
侵袭性真菌性视神经病,指眶尖-视神经管段视神经真菌感染,主要致病菌为毛霉菌和曲霉菌。此类真菌具有侵袭性,可侵犯眼眶引起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侵犯颅脑引起真菌性脑膜炎等,发病率较少见,但发病快,死亡率高达50-%,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主要发生在糖尿病、白血病、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放化疗、抗肿瘤、器官移植、HIV等免疫功能低下者。
该例患者是一位66岁的女性,于今年9月因为头痛、左眼视力进行性下降,分别在外院眼科及神经内科就诊,发现左侧眶尖-视神经管区占位,骨质破坏,治疗效果不好,头痛进一步加重,口服止痛药都不能缓解头痛、彻夜不眠,辗转多处后慕名至我院耳鼻咽喉科求治。
经过耳鼻咽喉科倪丽艳主任、项松洁主任、刘学军主任和放射科白光辉主任的反复读片、讨论,认为该例患者首先考虑眶尖-视神经管的炎症病变,但不排除视神经原发肿瘤。经过反复讨论,决定为其开展经鼻内镜下眶尖-视神经占位活检术和眶尖-视神经管减压术。
术中,发现患者左侧视神经管、颅底骨质破坏,视神经及周围充满大量白色坏死物,部分侵及视神经-颈内动脉隐窝区和硬脑膜。术后经过对坏死物进行培养,病理提示黄曲霉感染,随即对患者行全身抗真菌及鼻腔碳酸氢钠液冲洗治疗。术后患者头痛明显减轻、也避免了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挽救了生命。
耳鼻咽喉科倪丽艳主任医师指出,侵袭性真菌性视神经感染发病快,死亡率高,手术治疗目的是彻底清除坏死物,防止真菌进一步侵犯大血管、颅脑及眼眶,同时还需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再者,由于眶尖-视神经的位置特殊,内上方邻近颅脑,外下紧邻颈内动脉、海绵窦、动眼神经、外展神经及三叉神经。在颅底骨折的患者,此处更易骨折,并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大出血,视力损害等。但若形成感染灶,则更加危险,因为位置深在,容易造成误诊、漏诊。
以往这种疾病需开颅手术,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如今,由于鼻内镜颅底外科的发展,此处手术可由耳鼻咽喉科医生经鼻腔完成,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
当然,也要求术者经验丰富,技术精湛。我院耳鼻咽喉科倪丽艳主任医师已经熟练掌握了这项技术。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院耳鼻咽喉科的鼻内镜颅底外科技术更上一个新的层次,相信随着该技术的成熟开展将为更多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鼻科学专科介绍
我院耳鼻咽喉科鼻科学专科在浙南地区率先对各类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炎、鼻出血实施内窥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及正规、定期的术后随访等;在过敏性鼻炎的诊治方面,较早开展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测试(皮肤点刺和血清测试)和规范性治疗。成立温州市首个免疫治疗中心,率先开展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近几年来开展了针对过敏性鼻炎的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分支切断术,填补了过敏性鼻炎手术治疗的空白。
在国内较早开展鼻眼、鼻颅底相关方面的鼻内镜手术:(1)鼻腔泪囊吻合术;(2)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是耳鼻咽喉科近几年开展起来的新技术之一,针对于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病人,既往只能通过激素冲击等保守治疗的方法,疗效十分有限,而经鼻内镜视神经减压术,通过在鼻内镜下对视神经实施减压的方法大大提高了视神经损伤病人的疗效。(3)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颅底肿瘤手术等疑难手术也取得了满意疗效。
注意小编的眼神
赞我,好不好?求赞,不愿做无赞的人们!
作者:温医大附二院耳鼻咽喉科曾毅
编辑:党办/宣教中心占亚妮
责任编辑:党办/宣教中心汪青青
为健康嗨出我们的声音拥有37万粉丝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bb/86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