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镇痛,人们第一个想到的总会是使用止疼药,对于我们专业的麻醉医生来说,最先想到的是就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止痛,甚至使用麻醉药品来进行止痛。
利多卡因给你的印象是什么?对内科医生来说,他就是治疗心理失常的常用药物,可用于急性心肌梗塞后室性早搏和室性心动过速,亦可用于洋地黄类中毒、心脏外科手术及心导管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室上性心律失常通常无效;对于外科医生来说它是局部麻醉剂;对麻醉医生来说,它的用途就比较广,主要用于浸润麻醉、硬膜外麻醉、表面麻醉(包括在胸腔镜检查或腹腔手术时作粘膜麻醉用)及神经传导阻滞。术中心律失常,麻醉医生也常常用到利多卡因。
如果有人告诉你,利多卡因也可以用来治疗疼痛,甚至可以治疗连阿片类药物都无法控制的疼痛,你信不?
在很多年前,你要是提出这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你看过有人使用利多卡因硬膜外镇痛吗?甚至麻醉考试题目有这么一道题是:为何利多卡因不能用于硬膜外镇痛?
你看过有人使用利多卡因静脉连续镇痛吗?
我是没看到的。很多年前我倒是看到普鲁卡因(粉针剂)用于全麻,至于利多卡因没有看到用于全麻的实例。
然而近几年,有许多有关利多卡因用于镇痛的报道。这让我们不能不重新认识一下这个老相识------利多卡因
在PubMed输入关键词:lidocaineinfusion和Postoperativeanalgesia会有22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
◆◆利多卡因◆◆
我们熟悉又默生的关键词,让我们来从新认识一下利多卡因的前世今生。
利多卡因是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利多卡因(英语:Lidocaine)是局部麻醉及抗心律失常药。是由Lofgren和Lundguist于年合成,并于年用于临床。年首次报道利多卡因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年成功用于治疗心外科术中及术后心律失常,此后80年代一直广泛用于快速室性心律失常(一线用药)。
利多卡因
不良反应
总的发生率约为?6.3%,多数不良反应与剂量有关。?
1、神经:视神经炎、头昏、眩晕、恶心、呕吐、倦怠、语言不清、感觉异常及肌肉颤抖、惊厥、神智不清及呼吸抑制,需减药或停药。惊厥时可静注地西泮、短效巴比妥制剂或短效肌肉松弛剂。?
2、心血管:①大剂量可产生严重窦性心动过缓、心脏停博、室颤、严重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肌收缩力减低,需及时停药,必要时用阿托品、异丙肾上腺素或起博器治疗;血压下降时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及升压药;保持气道通畅等及其他复苏措施;②心房扑动患者用时可能使心室率增快。?
3、过敏反应:有皮疹及水肿等表现应停药,高血药浓度下可引起心血管抑制和呼吸停止。这些不良反应的产生与误入血管内有完全关系。皮肤试验对预测过敏反应价值有限。?
4、脊髓注射或外用利多卡因均可能导致致命的支气管痉挛。成人可能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但较罕见。?
5、有报告发生室上性心动过速、扭转性心律失常或低血压者。?
利多卡因
注意事项
1、对本品过敏、充血性心衰、严重心肌受损、心动过缓、预激综合征、肝肾功能障碍患者、二及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有癫痫大发作史、肝功能严重不全及休克患者禁用。?
2、孕妇、乳母慎用。心、肝功能不全者,应适当减量。?3、新生儿用药易引起中毒。早产儿半衰期约3.6小时,较正常婴儿长1.8小时。老年人应根据耐受程度和需要而调
整用量,大于70岁患者剂量应减半。?
4、静注限用于抗心律失常。对动脉硬化、血管痉挛、糖尿病患者与手指(趾)的麻醉,不宜加用血管收缩剂(如盐酸肾上腺素)。?
5、用药期间应随时检查血压、心电图及血清电解质。长期用药时应监测血药浓度。?
利多卡因
的禁忌证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胺类局麻药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但利多卡因与普鲁卡因胺、奎尼丁间尚无交叉过敏反应的报道。?
2、已有报道分娩前静注本品,数分钟胎儿血药浓度可达母亲血药浓度的?55~%。也有报道母亲用药后导致胎儿心动过缓或过速,甚至引起新生儿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孕妇用药须权衡利弊。新生儿用药可引起中毒,早产儿的?T1/2为?3.16小时,较正常婴儿长(1.8小时)。?
3、老年人用药应根据需要及耐受程度调整剂量,一般高龄患者(70岁)剂量应减半。?
4、下列情况应禁用;①阿斯综合症;②严重心脏阻滞,包括?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双束支阻滞;③严重窦房结功能障碍。?
5、下列情况应慎用;①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心肌受损;②肝功能障碍;③老年人;④低血容量及休克;⑤不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或室内传导阻滞;⑥肝血流量减低;⑦肾功能障碍;⑧严重塞性心动过缓;⑨预激综合症(可能加重)。?
6、对患心脏和肝脏疾病的病人,应减少利多卡因的剂量,在肝病患者中此药的半衰期较长。由于它能迅速通过胎盘和在新生儿体内的半衰期延长,所以有可能引起新生儿抑制。?
7、通常只有在原有心率缓慢的胎儿才会出现致死的心动过缓。?
8、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禁用。
?
有关利多卡因在疼痛治疗上的作用我们来分享下面一篇文章《ContinuousIntravenousLidocaineInfusionfortheManagementofPainUncontrolledbyOpioidMedications》
摘要
关于持续输注利多卡因患者的结果,资料有限。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连续输注利多医院疼痛管理的效果。回顾性图表回顾包括接受持续全身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疼痛的成人患者。分析中包括21例患者。给药量为0.25~2.8mg/kg/h,中位输注时间为64小时。8例患者(38%)出现了反应(与输注前相比,≥在输注过程中疼痛评分降低了20%)。在有反应的患者中,开始利多卡因后(与利多卡因之前相比)静息时疼痛评分下降(6.5vs3.7,P=.),在停止利多卡因停药后24小时仍保持不变。在整个研究样本中,利多卡因之前、期间或之后的疼痛评分没有差异。与+1天(P=.)和+2天(P;.)相比,输注期间口服吗啡当量摄入量存在差异。类似的,在第2天与第+2天(P=.)和第1天与第+1天的吗啡当量使用之间存在差异(P=.)。
这些患者出现了无法控制的疼痛,利多卡因全身持续输注对一些患者来说似乎是有益的,可能会在减少阿片类药物需求的同时改善疼痛评分。全身输注利多卡因的总体有益效果可能比输液本身持续的时间更长。(JPainPalliatCarePharmacother.Sep-Dec;31(3-4):-.doi:10./...EpubMay10.)
有关利多卡因静脉镇痛似乎还需要有大量的可靠证据。事实上利多卡因除了以上提到的用于静脉镇痛外,随着利多卡因在临床上的应用,人们对它的作用越来越了解。人们还发现利多卡因还有以下用途:
脑保护作用
降颅内压作用
治疗支气管哮喘作用
缓解癫痫持续状态
治疗顽固性呃逆
抗菌活性等
在当今阿片类药物呈现滥用的趋势,利多卡因在疼痛上的应用是否会迎来新生?
跟美国正经历着日渐严重的“阿片类药物滥用危机”,美疾控中心的数据称,去年阿片类药物过量导致的急诊人数暴涨35%。为了加强管控,特普朗政府宣布了遏制阿片类药物成瘾危机新计划,而FDA也希望ISP和社交网络巨头能够携手打击灰色的线上销售渠道。遗憾的是,黑市的交易难以杜绝,而线上渠道又成了许多不法分子的天堂。
阿片类药物反复使用可产生精神和躯体上的双重依赖,而且,一旦成瘾,治疗起来非常困难。除了成瘾外,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阿片类药物还可能导致其他诸多健康问题,比如私自使用注射类阿片药物可导致丙型肝炎和艾滋病病毒感染风险的增加;老年人摔倒后骨折风险的增加以及新生儿戒断综合征。
当然,需要澄清的是,阿片类药物成瘾主要是滥用所致,而长期的临床实践证明,以治疗为目的的阿片类药物使用,只要保证常规剂量、规划化使用的前体,成瘾现象的发生实际上极为罕见(低于万分之三)。所以毕竟还是有可能成瘾对不对?
所以我们可以大胆畅想一下:
如果说利多卡因能治疗连阿片类药物都无法控制的疼痛,让我们来想一想,利多卡因是否可用于癌性疼痛的治疗?
来源:海上麻花
编辑:于丽水
FINDME:《围术期医学论坛》服务于外科、麻醉、护理等医护人员,提供围术期整体解决方案,指导临床诊疗活动。征稿
我们的精彩等你书写想不想用知识和阅历征服别人?欢迎将你的经验、知识投递过来,我们帮你传播出去,让更多的同仁看到你的才华。投稿邮箱:yulishui
kangxunmed.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bb/5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