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女子感冒后左眼险失明:病毒被激活致视网膜坏死
一次感冒后,她的左眼差点失明
疱疹病毒在感冒后被激活,造成急性视网膜坏死
“我原本以为是美容店的错,做面部护理时有东西蹭到我左眼里面,才造成了感染,没想到其实是和感冒有关。”57岁的冯女士(化名)大吐苦水,她的左眼视力最近明显变差,从0.8降到0.3,开车、看电视都很吃力。
最后发现,竟然是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病毒从外周向中央“包抄”,已经“吃”掉/4左右的视网膜,再晚几天就诊,冯女士的左眼很可能失明,甚至右眼也会被感染。
疱疹病毒感染,造成急性视网膜坏死
浙二眼科中心葡萄膜炎科主任冯蕾,对冯女士印象很深刻,她一进诊室,还没坐下,就开始吐槽美容院,还说要去告她们。
冯女士在诸暨做餐饮生意,经济条件不错,身材维持得挺好,平时也注重保养。今年,她花了五万多块钱在当地一家美容院办了张卡,一个多月前,去做脸部护理时,店里的小姑娘不小心将保养品蹭到她眼睛里,并立即用清水冲洗。
“说实话,也不是很严重,用水洗洗就好了,但回家之后四五天,眼睛还是有点红。”冯女士从包里拿出七瓶眼药水,接着往下说,“医院看,说是结膜炎,开了药,没起色,又找了几个医生,还是不行。”
冯蕾主任回忆说,当时冯女士的左眼视力降到0.3,已经看不清墙上闹钟的指针,但左眼倒是不太红了,也不痒。随后,她用眼底镜进行检查,发现患者左眼视网膜大面积坏死!
“可以明显看到,冯女士左眼视网膜多处出现小血管闭塞,周边部有黄白色病死灶,超过/4的区域坏死,只剩下一半左右的视网膜是正常的。再晚几天,中央区域的视网膜也可能坏死,导致失明。”
冯蕾主任从事眼科临床和研究已经十多年,她怀疑,冯女士发病与病毒感染有关,进行左眼房水取样并检测之后,验证了这一判断——带状疱疹病毒导致的急性视网膜坏死。
35岁、46岁是急性视网膜坏死发病高峰
冯蕾主任说,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的致盲性眼病。发病前,患者往往有皮肤带状疱疹病史或感冒病史,发病初期,会出现眼红、眶周痛、畏光、视力减退、眼前有黑影等症状,随后视力骤降。
令人警惕的是,急性视网膜坏死病程进展迅速,还可能造成严重的闭塞性动脉炎、全层视网膜坏死、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炎,预后差,甚至可能失明。从临床上来看,近半数患者经治疗视力仍然小于0.。
冯女士想起,差不多三个月前,自己不小心着凉,的确感冒过,但很快就好了。她不明白,只是经历一次小小的感冒,带状疱疹病毒为何会在眼睛里发病,甚至差点失明。
“带状疱疹病毒侵入身体之后,潜伏在神经根的部位,人在感冒或抵抗力下降时,会导致病毒复发,侵犯包括视网膜在内的神经组织。”冯蕾主任解释,急性视网膜坏死的患者,多为单眼发病,如果未进行抗病毒治疗,约有64%的患者双眼均会发病。文献报道中,曾有感染带状疱疹病毒十年后,出现急性视网膜坏死的病例。
据统计,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发病年龄为20岁~60岁,其中35岁和46岁左右是发病高峰。年轻人主要是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老龄者大多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冯蕾主任表示,总体来看,急性视网膜坏死的发病率并不高,但致盲率高、危害重,“基本上每个月都会遇到几个病例,而是大多都是视力很差了才来。”
急性视网膜坏死早期易误诊,这与病灶常位于周边部、表现隐匿,影响中心视力程度较小有关,常不能发现眼底病变,而且该病症状易与其他眼病混淆。
专家提醒,老年人得了皮肤带状疱疹病史或感冒之后,出现眼部不适,要警惕病毒引发的视网膜炎。
02
看世界杯小心越有男人味者熬夜越容易中招此病
一群雄性激素爆棚的男人,得了比生孩子还要痛的病
熬夜、喝酒、辛辣易中招,看世界杯时更要小心
激情四射的夏季,熬夜K歌、喝酒、消夜是丰富夜生活的标配,但放纵之后对身体的伤害真的只要“一次就好”。
最近,杭州的陈先生每天趴在床上不敢乱动,更不敢多吃东西,因为只要轻轻一动屁股那就钻心的疼,拉粑粑就更加了,据说那疼痛丝毫不亚于女性的生产痛。无奈,他只能一边忍着剧痛,一边懊悔,那一晚自己不该那么没节制。
而更让人糟心的是,跟陈先生一样得肛周脓肿或肛瘘的人还不在少数。医院(医院)肛肠外科主任龚文敬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我们科共52张床位,现在/3住的是肛周脓肿或肛瘘的病人,他们多是三四十岁的中青年男性,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发病前都曾熬夜酗酒吃辛辣食物。”
生龙活虎的体育老师,因一顿夜宵变得弱不禁风
“跟单位请假的时候我都没好意思说自己得的啥病。”趴在病床上的陈先生尽量压低声音,生怕用力说话也会牵动屁股而引发疼痛,因为那种感觉太刻骨铭心了。
陈先生,35岁,是一名体育老师,体格健壮的他从来都是一副生龙活虎的样子,而致使他变得如今这副弱不禁风模样的竟是一顿消夜。
事情发生在一周前,几位多见未见的大学同学来杭州开会,忙好工作后几人相约吃消夜,这会正是吃小龙虾的时间,烧得辣味又恰到好处,几个男人边聊边吃,不知不觉就到了凌晨两三点,最后龙虾吃了几斤、啤酒喝了几瓶已没人记得清了,陈先生也是糊里糊涂付了钱回了家就倒头睡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只感觉屁股火辣辣的,去厕所上大号也有点吃力,起初,他以为是前一晚熬夜、喝酒,再加上火辣辣的龙虾致使老毛病痔疮发作,吃几天清淡的应该就会慢慢好起来。可他怎么都想不到,过了一天,屁股上的痛感加剧了几倍,走也不行、坐也不行,最后只能忍痛撅着屁股找医生求助。
龚主任帮他做了检查,肛门肿得如乒乓球大小,里面还积满了脓液,凭经验很快便判断是肛周脓肿,得立即手术排脓,后续再配合抗感染治疗。
“这病是肛肠科的常见病,要确诊不难,治疗也不复杂,最怕的就是患者对此病没有足够的认识,误以为是痔疮发作不管不顾,或是自己随便买点消炎药吃吃,疼痛的症状确实可以消掉,但感染的病根始终还在,等下次受到刺激之后还会再发,要是问题反复发生,炎症会一次比一次发得厉害,只需一两个月的时间肛周脓肿就会进展为肛瘘,而肛瘘要是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大致大便失禁,甚至还有癌变的风险。”龚主任说。
肛周脓肿的发生多与熬夜酗酒吃辛辣食物有关,在他病房收治的患者中,这一点无一例外,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是经常夜夜笙歌,而有的人如陈先生这样是一次就中招。这就得跟大家说一说肛腺了,性激素直接影响到肛腺的增生以及萎缩,而且性激素中雄性激素影响较大,这就是为什么男性的发病要远多于女性,且体格健壮、毛发茂盛的男性更容易中招。
另外,龚主任还说,每年的夏季都是肛周脓肿或肛瘘的高发季,尤其是接下来还有激动人心的世界杯,请大家在生活上都能悠着点。尽量少熬夜、少喝酒、少吃辛辣食物;同时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肛门清洁,勤换内裤。
03
中国研究团队新成果:吃河豚中毒将有药可救
科技日报天津5月28日电(记者孙玉松通讯员吴军辉)记者28日从南开大学获悉,该校药物化学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率领研究团队,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成功“破译”了河豚毒素的两个靶点基因,并通过基因敲除试验,让神经类细胞获得了河豚毒素抗药性,这一研究将使河豚中毒者“有药可救”,相关成果在最新一期干细胞与神经发育领域学术期刊《Development》上在线发表。
河豚美味,然而河豚毒素却奇毒无比,常令误食者瞬间死亡,其作用靶点和毒理机制迄今不为人知。既有研究认为,河豚毒素是一类神经类毒素,其毒理可能为使神经细胞内的钠钾离子通道受阻进而起到毒害作用。那么,能否利用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来筛查河豚毒素对神经系统的“作用点”呢?
率领团队反向出发,借助近年来新兴的单倍体细胞工具培养技术,通过采取初始态多能性培养体系,使猴子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具有更好的单倍体维持和体外分化过程中的细胞存活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首次获得了具有体外增殖能力的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
实验中,科研人员随即将所获得的猴子单倍体神经干细胞进行高通量的全基因组随机突变,并将突变后的细胞系进行河豚毒素毒杀实验。最终,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基因编辑实验证实,河豚毒素的关键靶点基因为B4GALT6和SCN5A。
从遗传学的角度,由于直接找到了具体行使毒性功能的功能基因,理论上只要将这些靶点基因敲除,神经类细胞便可获得河豚毒素的抗药性。
据介绍,由于猴子等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基因相似度非常高。对于人类而言,找到靶点基因就可以通过服用基因抑制剂起到解毒作用。这也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中了河豚毒的人将不再无药可救。
长按2018冬季治疗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niaolgr.com/sjbb/1478.html